四上语文第二单元备课改题库.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丹 徒 区 三 山 中 心 小 学
PAGE
PAGE 40
第二单元
单元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部分课文。
2.学习本单元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选用部分词语造句。
3.通过本单元的课文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4.练笔:仿照第6课第五自然段的写法,描写学校的操场,指导学生有序观察,并用上恰当的方位词;以“我站在林则徐塑像前”为题,写一段话;写一段话,介绍自己的好朋友。
单元教学重点:
1.能背诵部分课文,掌握本单元的字词。
2.练笔:仿照第6课第五自然段的写法,描写学校的操场,指导学生有序观察,并用上恰当的方位词;以“我站在林则徐塑像前”为题,写一段话;写一段话,介绍自己的好朋友。
单元教学时间: 15课时
《我给江主席献花》 2课时
《天安门广场》 2课时
《徐悲鸿励志学画》 2课时
《虎门销烟》 2课时
《习作2》 4课时
《练习2》 3课时
5、 我给江主席献花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练笔:会用“秩序井然”、“满面春风”造句。能按照提供的段落大意给课文分段。
4.激发学生爱戴国家领袖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第9自然段中的反问句。
2.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江主席对“我”的爱戴。会用“秩序井然”、“满面春风”造句。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结合上下文理解“秩序井然”“频频”“耻辱”等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根据能按照提供的段落大意给课文分段。
一、导入新课,质疑问难
1.我们曾学过一篇课文《“东方之珠”》,同学们知道“东方之珠”指哪儿吗?(香港)
2.你知道有关香港的知识吗?
学生介绍:香港的风景、历史、回归日
3.你知道香港现任行政长官是谁?学习生字“董”记住“董建华。”
4.1997年6月30日,江主席等中央领导来到香港和英方政府举行交接仪式,在香港的启德???场,中央代表团受到了香港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香港的一位少先队员姜咪咪(板书:姜咪咪)代表香港青少年给江主席献花(板书:给江主席献花),事后姜咪咪写下了一生中最难忘的作文《我给江主席献花》。(板书:我)
5.读课题,学生质疑问难,激发学习兴趣。
二、自读课文,扫清障碍
1.学生自由读文,出示自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秩序井然”“频频”“耻辱”等词。
(3)根据能按照提供的段落大意给课文分段。
2.学生自学,教师引导。
3.检查交流。
(1)读词语,正音。
队伍 地毯 耻辱 步伐 董建华 秩序井然 满面春风
爱抚 频频 稳健 洗刷 淅淅沥沥 热泪盈眶 欣喜若狂
(2)随文理解词语。
秩序井然:本课指欢迎的队伍非常整齐,一点儿也不乱。
造句引领:虽然当时的场面很混乱,但同学们还是秩序井然地撤离了现场。
运动员进行曲想起来了,同学们
频频:连续多次。
洗刷:除去。
耻辱:声誉上所受的损害。
(3)交流划分的段落。
第一段(1-7):写“我”和欢迎的队伍在机场等待江主席。
第二段(8-11):写“我”给江主席献花,感到非常幸福。
第三段(12):写“我”永远忘不了这一天。
三、再读课文,质疑问难。
四、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毯、频、董”
五、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
2.完成造句。
3.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第9自然段中的反问句。
2.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江主席对“我”的爱戴。会用“秩序井然”、“满面春风”造句。
一、导入
上学期我们学了《在大海中永生》,我想你们一定知道在邓小平爷爷心中藏着一个最大的心愿,那就是期盼着香港的早日回归。为此他做了不懈的努力。其实邓小平爷爷的这一心愿也正是我们全国人民的心愿。更是香港人民的共同心愿,这一点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你们将会深入的了解。
上堂课,我们对这篇课文进行了简单的分段。哪位同学能够带着大家一起回想一下是怎样进行分段的,每段主要讲了什么?(指名答)
二、学习第一段
(一)学习第一段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面问题,找出答案圈画下来。
①6月30日下午的天气怎样?
②人们是怎样等待中央代表团的?“我”有事怎样等待的?
③从“我”和董建华伯伯的交谈中,你了解了献花少年的哪些情况?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