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建工新校区总体规划.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北建工新校区总体规划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新校区校址位于大兴区黄村卫星城芦城高教园区,南临清源西路,北至清源北路,西距芦求路250米,东临西永路,总用地63.51公顷(合952.6亩)。该地块被十字形规划道路划分为四块,形状规整,地势平坦,交通方便,距黄村镇中心3公里,地块西侧和南侧分别与芦城工业开发区、市第三体校隔路相望。
?
新校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总用地面积: 63.51公顷(合952.6亩)
总建筑面积: 35.0924万平方米
(其中:一期建筑面积: 16万平方米,
二期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
容积率: 0.7
绿地率: 40—45%
建筑密度: 30%
建筑控制高度: A-09 60m;A-03 30m;A-04 30m;A-10 30m
?
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
2006年5月,学校正式启动新校区规划设计工作,7月7日-11日,学校面向全体师生员工举行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方案征集作品公开展示评选。
2006年7月16日,学校举行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方案专家评审会。
2006年9月15日 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方案颁奖。
2008年9月1日,新校区修建性详规设计方案调整讨论会。
2008年10月29日,新校区修建性详规设计方案报批版征求意见会。?
?
?
2006年7月7日-11日面向全体师生员工举行
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方案征集作品公开展示评选活动
?
2006年7月16日举行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方案专家评审会
2006年9月15日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方案颁奖
?
2008年9月1日新校区修建性详规设计方案调整讨论会
?
2008年10月29日新校区修建性详规设计方案报批版征求意见会
?
总平面图?
?
交通与绿化规划?
新校区总体规划鸟瞰图?
基础教学楼
基础教学楼建筑功能将满足全校一、二年级本科生(3500学生)、研究生公共课程基础课教学需求及相关学院教学、科研、管理、办公等工作需求。基础教学楼建筑综合体由:公共教室资源;文法学院;理学院;计算机教学与网络信息部(简称计信部)及公共开放空间五部分功能组成。其中,公共教室资源为面向全校开放管理;文法学院、理学院、计信部三个单位既有面向全校开设的公共课程、实验实习课程,又有各自的教学科研、办公要求,尽可能相对独立布置,设独立出入口,便于管理;公共开放空间为基础教学楼公共教室资源人流集散活动空间,同时兼具交通联系,学术交流,休息活动等功能。
基础教学楼各部分用房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宜采用分区间多方向设置出入口,便于使用、管理。根据各类使用功能合理组织大量人流疏散。建筑空间应简洁、高效、安全、节能、环保。
?
总建筑面积:47865平方米
地上5层:39603平方米 地下1层:8262平方米
设计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经管-环能学院
建筑面积:23072平方米
地上5层:21493平方米 地下1层:1579平方米
设计单位: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金工-电工电子实训中心
(1)金工实训中心
金工实训中心是培养大学生机加工实践能力的基地。主要包含车、钳、洗、刨、磨、钻、铸造、电焊等实训工种。另外,设置数量不等的现代数控机床和金属加工设备。设置一定数量的相关工种和成果展示区,能够对机加工技术的发展沿革进行展示和说明及展示学生成果。
金工实训面向全校,每学年培训本校学生20个班级约660人次,每期培训2个班,时间为2~4周(根据专业而定),共用2个学期20~40周完成。
(2)电工电子实训中心
电工电子实训中心是培养大学生电工电子技术的工程实践能力的基地。主要分为电工实训和电子实训,包含照明电路、配电箱柜的组装与调试,焊接技术,电子装置的安装与调试等实训内容。设置电工和电子技术的展示区,能够对工和电子技术的发展沿革进行展示和说明,以及学生成果展览区。
电工实训面向全校,每学年培训本校学生1500人次左右,每期培训2~3个班,时间为1~2周(根据专业而定)。电子实训面向电信学院,每学年培训本校学生280人次左右,每期培训2~3个班,时间为1~2周。
金工和电工电子实训中心两部分用房相对独立,应根据功能分区合理设置出入口,便于组织教学和日常管理。根据各类使用功能合理组织人流、物流。建筑空间应简洁、高效、安全、节能、环保。
金工、电工电子实训中心除应能满足相应的功能外,同时应考虑与邻接的机电学院和电信学院组团在建筑外部空间及建筑形式上形成相互呼应的有机整体。
大型机床设备和有较大震动的机械应安置在首层车间,车间内要安装5吨天车,设置1.5吨货运电梯。金工实训中心要考虑设备的出入;加工原料和废料的出入及存储;外部要有良好的交通通道。
?
?
建筑面积:4849平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