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世界市场价格.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世界市场价格 今天,在进入WTO四年之后,中国企业迅速成长了起来,特别是在IT、电器、汽车和娱乐领域,已经有不少中国企业用事实证明自己不只是“工厂”。他们或直接参与国际竞争,一举杀入国际竞争对手的势力范围(华为、联想……);或坚守本土市场,抵挡住了来自国际大鳄们的一轮又一轮的进攻(淘宝、腾讯、百度……)。也许今天他们还不像国际竞争对手那样强大,但谁也无法否认,他们已经是能够左右世界市场的中国势力。 2005年前9个月,华为总计收入了60亿美元,其中62%均来自海外市场,预计公司的海外收入还将继续增长。华为计划今年营收额实现34%的增长率,达75亿美元。从长远来看,华为的目标是成为一家真正国际化的企业,如今的华为离这个目标越来越近了。 2005年,联想新CEO沃德宣布提前放弃IBM品牌的使用权,让“世界一起联想”的口号已拿出来阐释联想的未来之路。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生产国。目前100多种制造产品的产量“世界第一”,包括家电制造业、通讯设备、纺织、医药、机械设备、化工等十多个行业。 第一节 国际价值 一、国际价值的形成 国别价值:一国范围内的社会价值,它是 由该国生产商品时所消耗的社 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国际价值:在世界经济现有条件下,按照世界平均劳动强度和熟练程度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商品的国际价值以国别价值为基础。 国别价值和国际价值质上相同、量上不同。 世界市场价格的决定基础:国际价值 二、影响国际价值量变化的因素 (一)世界平均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越 多,则生产单位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 时间便越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便越小。 (二)国际价值量与劳动强度 劳动强度是指劳动的紧张程度,也就是指同一时间内劳动力消耗的程度。 单个国家而言,强度大的国民劳动比强度小的国民劳动在同一时间内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三)主要供货国的生产条件 世界平均必要劳动时间并不是各国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国别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算 术平均数,而是在世界时常上所有供货国 生产该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 加权平均数。 第二节 国际市场价格 一、国际市场价格的决定因素 (一)商品的国际价格是商品国际价值的货币表现 (二)商品价格通过商品生产价格成为商品价格变动的中心 资本主义国内市场形成后,利润转化为平均 利润,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供大于求:世界市场价格低于世界生产价格 供小于求:世界市场价格高于世界生产价格 (三)垄断有可能使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高于国际生产价格 (四)经济周期也会影响到商品的市场价格 二、国际市场价格的种类 (一)世界“自由市场”价格 在国际间不受垄断或国家垄断力量干扰的条件下,由独立经营的买者和卖者之间进行交易 的价格。 (二)世界“封闭市场”价格 1、调拨价格:(我国更多称转移价格) 是指跨国公司为了最大限度地减轻税赋,逃避东道国的外汇管制等目的,在公司内部规定的购买商品价格。 调拨价格的特点: a)与成本和市场价格的偏离性 b)价值实现与资源配置的二重性 c)广泛、长远的战略目标 跨国公司利用调拨价格的目的 a、利用调拨价格达到避税目的 《纽约时报》报道,1999至2002年,美跨国公司在18个免税或低税国赚取的利润增长68%,从880亿美元增至1490亿美元。以单位美元计算,每个美元的利润是17美分,1999年时只有10美分;而在主体业务活动国获得的利润却大大降低。同期,美跨国公司海外利润总体增幅是23%。这些公司58%的海外利润发生在避税港。“美国公司的分公司现在主要是在避税港获得利润,而不是主体业务所在地”。 美国经济学家马丁.沙利文:避税港利润大增与经济活动本身没有任何关系。很多公司为了减少纳税纷纷设立海外分公司,同时利用国内贷款,这样利润基本上在避税港获得,而成本则发生在高税国家。利润转移使联邦政府每年的税收损失了100亿到200亿美元。 巴特利特说,这种现象是资本流动性加大和主权国税务制度不尽相同造成的结果。 沙利文:在公开资料里,跨国公司的利润组成——多少来源于本土,多少来源于海外机构从未清晰披露。它们也从来不会提及“利润转移”。如制药巨头辉瑞公司,在2003年年度报告里说,其海外分支机构的380亿美元的收入,没有向美国政府交税。这笔收入究竟是其海外分公司赚的,还是在美国本土赚的然后转移到海外去的并不清楚。辉瑞公司发言人也拒绝提供任何细节。 跨国公司利用调拨价格的目的 b.套取关税上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