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实验差分放大电路讲义.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EDA实验报告
——实验设计二:
差动放大电路设计
姓名:
学号:
学院:
任课教师:
1.差动放大电路原理图
2.输出波形
2.1 原理图
2.2输出波形
2.3输出电压
,故空载时, 大于50,满足要求。
3.直流静态工作点
3.1输入特性曲线
3.1.1原理图
3.1.2 求 QUOTE
3.2输出特性曲线
3.2.1原理图
3.2.2 QUOTE
3.3静态工作点附近交流β的值
3.3.1 原理图
3.3.2
β≈(739.2463uA-489.3386uA)/1uA≈250
5.直流信号输入
5.1 QUOTE
5.1.1原理图
5.2 QUOTE
5.3 QUOTE
5.4 QUOTE
6.直流信号双端输入的误差分析
6.1 QUOTE
6.2 QUOTE
6.3 QUOTE
理论上,共模输入时 QUOTE 应该等于0,在仿真软件中实现电路的完全对称十分容易,但实际实验室操作中由于双管不可能完全相同,即使是差分对管也有误差,故会有微小值,但远远小于 QUOTE 。
6.4
6.4.1 测恒流源的等效
6.4.1.1 测二极管的等效 QUOTE
6.4.1.2 测,和
=
=
=
6.4.2
,其中
代入数字,得
, 与测量值不在一个数量级。
显然,的测量方法不恰当,下做出改进。
分别测出Q1的C端在直流小信号接入还让不接入情况下静态工作点的值。用这两种情况下的差代替Q1的C端的电位差
7. 分析实验结果
7.1 误差分析
上述的几个值中,,,的理论值与实验值的误差都很小,而的误差较大,这与其本身的值较小有关,导致其测不准,因此只需保证在一个数量级上。在本电路中,恒流源的等效电阻很大,这虽然有利于提高电路性能,但是在希望比较的理论值和测量值时就会遇到困难。另外,还应注意到,在差模信号输入时,仿真中测量点5(三极管1、2的射极连接处)的电位并不是严格的交流地,还存在有微小的电位,但这对实验结果产生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对于输入直流差模信号,亦是如此。要区分的是,这点处的无输入直流电位并不等于0。
7.2 电路改进
为了避免的繁杂计算,对电路的射极恒流源做出如下改进:
8.实验总结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