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9-电力系统仿真原理与方法.ppt

发布:2017-05-16约7.96千字共3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3 电力系统仿真工具(简介) 3 电力系统仿真工具(简介) 3 电力系统仿真工具(简介) 3 电力系统仿真工具(简介) 3 电力系统仿真工具(简介) 李 勇:感应滤波理论及其在直流输电中的应用研究 * 基本内容 1、电力系统数字仿真的基本概念 2、电力元件模型的数学模型 3、电力系统仿真工具(简介) 4、电力系统数字仿真技术展望 Hunan University 电力系统数字仿真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数字仿真系统整体结构 1、电力系统数字仿真的基本概念 (1)电力系统的数字仿真及其特点 借助计算机的强大运算功能,根据电力系统的数学模型,采用一定的数值计算方法、设计(编写)合理的计算程序,根据给定的初始运行条件,求解系统数学模型以得到系统运行状态的过程——电力系统的数字仿真 电力系统数字仿真的特点: 近似;规模大;灵活;开发周期短;投入小、效率高。 Hunan University 电力系统数字仿真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1、电力系统数字仿真的基本概念 (2)电力系统数字仿真的基本要求与关键问题 1)基本要求: 精度;灵活/扩展;规模;速度(离线/在线/实时) 2)关键问题 A)建模理论与技术——元件建模、系统建模 成熟的元件模型:发电机、变压器模型、线路模型 亟待完善的模型:综合负荷模型、二次系统模型 ——准确的元件模型和参数是决定仿真结果可信度的关键和基础 B)数值计算方法——计算效率、收敛速度 C)计算机技术——硬件支持 D)编程技术——面向对象、可视化 Hunan University 电力系统数字仿真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1、电力系统数字仿真的基本概念 (3)电力系统数字仿真的目的与意义 目的:通过仿真计算,确定系统运行状态。具体目的与应用背景有关 意义:为电力系统运行状态分析、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应用非常广泛 ——大规模的电力系统试验只有通过数字仿真才能实现。 1)动模试验规模很小。 2)实际电力系统试验可行 a)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不允许; b)实验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巨大; c)某一次无法获得具有推广意义的结果(结论),但又不可在实际系统中进行 频繁的试验。 从而使得,电力系统的数字仿真成为: 电力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决策基础和科学依据 电力系统运行调度与控制的决策基础和科学依据; 电力系统事故分析的科学依据 电力系统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工具 Hunan University 电力系统数字仿真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电力系统的数学模型及其意义 等效地描述电力元件和电力系统特性的数学方程式(组)—— 电力系统模型 准确的模型是保证仿真计算结果准确、可信赖的重要基础 对数学模型的基本要求: 准确刻画元件特性; 尽可能简单且物理意义清晰的模型结构; 真实准确的模型参数; 模型的普适性。 数学模型分类: 1)按建模原理:机理模型、非机理模型 2)按是否反映对象的时变特性:静态模型、动态模型 3)按描述对象: 元件模型:同步发电机模型、电力变压器模型、电力线路模型、 综合负荷模型、新型电力元件模型 网络模型:描述电力网络特性的数学模型 (4)电力系统的数学模型 1、电力系统数字仿真的基本概念 Hunan University 电力系统数字仿真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稳态仿真:计算给定条件下、无扰动时的运行状态(单一 或 运行状态序列) 模型:稳态模型(代数方程),不计分布特性和非线性 算法:高阶非线性代数方程组,最基本的算法为牛顿法 应用:LF(潮流)、OPF(最优潮流)、静态电压稳定、SC(短路计算) 电磁暂态仿真:计算给定初始运行状态和给定扰动条件下的系统的 us~ms 级的电磁暂态过程 模型:动态模型(微分方程或微分-代数方程,DAE),计及分布特性、非线性 算法:高阶非线性 DAEs,常用算法为隐式积分法 仿真时间:数微秒-数秒,典型如 10-6s ~ 10-2 (or 10-1)s 应用:保护暂态行为、G的电磁暂态特性、暂态过电压、电力电子系统暂态特性 机电暂态仿真:计算给定初始状态和给定扰动条件下的 s 级的机-电暂态过程 模型:G、Load 等用动态模型,一般不计磁路饱和的非线性;网络用稳态模型 算法:高阶非线性 DAEs,通常用隐式积分法、欧拉法、龙格-库塔法等 仿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