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近代科学技术革命讲述.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 哥白尼 伽利略 牛 顿 达尔文 爱迪生 第15课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 (16——19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 瓦特 天文学革命 物理学革命 生物学革命 科学理论 科学技术 结合P64页《知识链接》思考什么是科学、什么是技术、 什么是近代科学、什么是传统科学? 传统科学:现象的描述、经验的总结,没有系统的理论 和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 科学:反映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 技术:操作方法和技能 近代科学:系统的科学理论、实验科学、数学方法。 研究方法-实验事实和归纳推理 一、近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原因 1、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为自然科学奠定物质基础;资本主义发展促进了生产力进步,产生新的社会需求,推动了科技创新。 2、文艺复兴等思想解放运动为近代科技发展扫清精神障碍(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3、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建立为近代科技提供自由空间 4、科学家们的个人天赋和不懈努力及献身精神,在总结前人成果基础上的创新 5、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制度、欧洲先进国家鼓励科学发明政策提供了制度保障 6、手段、工具(观测技术的进步) 7、外来影响:中国的四大发明、新航路的开辟和新大陆的发现,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想一想:近代科学迅猛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通过天文观察和数学计算创立了“日心说”,认为太阳位于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星球都围绕太阳运转。 哥白尼的《日心说》示意图 二、近代科技成就 (一)天文学——近代科学的诞生 1、哥白尼(波兰人) (1)主要观点: (2)地位: (3)评价: (4)局限: “太阳中心说” 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 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 选择题: 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巨大进步意义在于 A、为近代自然科学奠定了基础 B、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 C、对天文学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 D、改变了人们对宇宙的认识 宇宙不是有限的,而是无限的,太阳也不是宇宙中心 伽利略(1564—1642)伟大的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 1590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著名实验,从此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物体落地下的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学说,纠正了这个持续了1900年之久的错误结论。 伽利略的手稿 伽利略的折射式望远镜 1609年,伽利略创制了天文望远镜。他观测到月球表面凹凸不平,并绘制了第一幅月面图。 2、伽利略(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 (1)主要成就 ① 证明了日心说; ② 比萨斜塔实验,推翻亚里士多德学说 ③ 创制________; ④ 观测到月球表面凹凸不平,绘制第一幅月面图 (2)地位影响: A、开创_ ___________ 被誉为_______。 B、开辟了_______。 C、为_______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 “近代科学之父” 牛顿经典力学 科学的真理不应在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去找,而应该在实验中和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中去找。 ——伽利略 研究方法:注重实验和观察 天文望远镜 天文学新时代 牛顿出生于英国的林肯郡,1665年毕业于著名的剑桥大学三一学院,获得学士学位。三年后又获得文学硕士学位。牛顿曾经长期担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他还担任过英国议会议员,授予爵士称号。1727年,他病逝,被安葬于威斯敏斯特教堂,这是一种极高的荣誉。 牛顿( 1642—1727) 二.经典力学的创立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687年,牛顿出版了力学经典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建立起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大飞跃。 著名物理学家牛顿发明了第一架反射望远镜 公元1668年,牛顿制成了第一架反射望远镜样机,公元1671年,牛顿把经过改进的反射望远镜献给了皇家学会,从此名声大震,后被选为皇家学会会员。反射望远镜的发明,奠定了现代大型光学天文望远镜的基础。 剑桥大学牛顿数学桥 数学桥又称牛顿桥,是位于剑桥大学内的一座木桥。相传,这座桥是牛顿运用数学和力学原理设计建造的,整座桥上没有使用一根钉子,堪称是个奇迹。后来,好奇的学生把它拆下来,想看个究竟。谁知拆下容易,恢复难!无论他们用什么方法,就是恢复不了原样,连校方也无能为力,最后,不得不用钉子固定,才重新将木桥架起来。 (二)物理学—— _____ _ 1、主要成就(数学和物理学) (1)数学:微积分的创立(德国 莱布尼茨) 。 (2)物理学:总结出______ 和____ _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