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doc

发布:2017-06-08约7.01千字共2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 去 二 三 里 课标表述: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认识12个生字,会写“一、二、三”三个字,认识笔画“横”?.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观察图画,图文结合,初步感受课文的意境。? 学习重点:? 识字写字。? 难点:? 辨别“八”“入”? 比较记忆法、以读代讲法?一、复习导入? 1.复习六个复韵母(ai ei ui ao ou iu)五个整体认读音节(zhi chi si yi wu)和三个音节(jia zuo hua)? 2.激趣导入:同学们,前面我们在拼音王国里认识了许多“拼音朋友”,也学了不少汉字。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在“拼音朋友”的帮助下,到识字王国去认识更多的“汉字朋友”啦!老师真为你们高兴!现在,让我们一起快了的向识字王国出发吧!? 二、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1.看图说话。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两个孩子看到了什么?说了些什么?? 2.出示课题:有一首诗歌,说的就是这幅图。出示课题“一去二三里”? 3.指名读课题:谁能读读课题?你是怎么认识这几个字的?? 4.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里”? 三、图文结合,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图文结合,引导学生进一步说说图上的小朋友看到了什么,并在图上找出“烟村”“亭台”“花”。? 3.放慢语速范读,学生轻声跟读? 四、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2.用不同符号分别标出会读的字和不会读的字,同桌互帮互学。? 3.全班交流:在这篇课文里,你已经认识了那些字?是怎样认识的? 4.教学生字? a读一读? 出示12个生字(带拼音),指名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重点引导学生读准“四、十、三”。? 变序抽取12张生字卡(不带拼音),开火车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b 摆一摆? 人人动手,把12张字卡分成两类摆一摆? 小组交流:说说为什么这么摆。(“一”至“十”是数字,“去”与“里”不是)。? 全班交流。出示四行五列的方格(课文的格式),请小朋友把12个“生字朋友”送回自己的“座位”(把每一张字卡分别贴到相应的方格里)。? ?五、朗读感悟? 1.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个人自由读,同桌相互读,指名读,全班齐读。(相机指导“一”的变调)? 2.把课文读得有感情,有韵律,了解诗意。? (1)小朋友在读这首诗的时候,眼前仿佛看见了哪些景物?谁读得越仔细,眼前看见的景物也就越多。? (2)根据课堂交流情况提出“烟村四五家”的两种理解:? ????????????四五个冒着炊烟的村子; ????????????村里有四五户人家,还冒着炊烟。? (3)请小朋友看图,读读诗句;读读诗句,再看看图。? (4)请两位小朋友合作,一位读诗句,一位指图。? 能用手势表示“一去二三里”的意思吗?? 点明:“一去”,即一路走去的意思。? 还有什么问题?? (5)男女生分别齐读。? 课间活动:数数歌? 六、认识田字格,知道书写“一”? 1.???? 认识田字格? 2.???? ?a谈话激趣:小朋友,我们已经知道了四线三格是拼音的家,那生字的家在哪儿呢?(出示田字格)这就是生字的家。(我们叫它“田字格”,请学生说一遍“田字格”)? ???b引导学生了解田字格的作用及横中线、竖中线、小格。? 拍手读儿歌:“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3.指导书写“一”。? a教师介绍笔画名称“横”,范写“一”,边写边讲述书写要领:起笔稍重,向右行笔要果断,稍上斜,收笔稍顿。? b学生描一个,写一个,教师巡视;讲评后学生再写。 ? 第二课时? 一、巩固生字? 1.我会认 ???变序抽取字卡,学生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2.???? 我会记? ?小组讨论: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全班交流。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辨析“几、九”“云、去”“入、八”来记住“九”“去”“八”。? 入捺在撇上住? 八撇捺要分家? ?3.我会用? a摘苹果说词语或句子? ?出示苹果树图(上面挂着12个苹果,每个苹果后有一个生字)。? 指名摘。摘到后,领大家正确的读两遍,再连读诗句。? ?b选生字卡填空。(图文对应)? c.我们来做游戏吧,看看图,找到生字卡片贴一贴,再拼拼,填对读对的就是小老师,黑板上有五幅图,情仔细根据图意选择生字? 卡片填空? kuai tian ??pian gua ???tiao yu ????duo hua ????ge qiu? ( ?)块田( ?)片瓜 ?( ?)条鱼 ?( ?)朵花 ?( ?)个球? 二、配乐诵读全诗? 1.给诗加上题目,并指导诗题与诗句之间要停顿的读法。? 2.自由配上动作背诵课文:指名背诵,小组背诵,全班齐背。? 3.背诵全诗,并设问:? (1)小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