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复习讲解.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复习 质点 1.理想模型: 2.条件: 3.说明:高中阶段,我们只能研究简化为质点的物体的运动,因此,如果没有特别说明,都可以把物体视为质点来处理。 以有质量的点代替物体。 物体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的,可视为质点。 【例1】在下列运动中,研究对象可当做质点的有( ) A、远洋航行的巨轮的轨迹 B、跳水运动员跳水过程的动作 C、从斜面上下滑的物体 D、计算火车从车站开出通过站口的时间 定量 定性 参考系与坐标系 描述运动时,假定不动作为参考的物体 1.参考系: 3.说明:描述物体的运动选择参考系时,应 遵这样的原则: 选择任意性,同时兼顾合理性。一般情况下往往选择地面或地面上静止不动的物体为参考系。 为定量描述物体运动而在参考系上建立坐标 2.坐标系: 【例2】下列关于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位置相对于车厢地板没有改变就是不运动 B、两物体间的距离没有变化,两物体一定静止 C、正在行驶的汽车的行李箱是静止的,是以地面为参考系 D、平常所说的静止或运动是相对地面而言的 时刻与时间 1.时刻(某一瞬间): 时间轴上的点表示时刻 2.时间间隔(一段时间): 时间轴上的一条线段表示时间间隔 0 1 2 3 4 5 6 t/s A B C D E F G 【例3】在时间轴上找到 1.前3s 2.第3s内 3.第3s初 4.第3s末 5.第2s末 t1 t2 t △t 【例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沿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大小和路程是相等的 B、质点沿不同的路径由A到B,其路程可能不同, 而位移是相同的 C、质点通过一段路程,其位移可能是零 D、质点运动的位移大小可能大于路程 位移与路程 1.位移: 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用从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 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x = x2 – x1 2.路程: 速度 平均速度、瞬时速度 △x v = —— △t 1.物理意义: 2.定义式: 3.方向: 4.分类: 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即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 物体运动的方向 5.注意:瞬时速率与平均速率的区别 △x v = —— △t 【例5】某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若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 速度为v1,后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2,求全程的 平均速度?若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位 移的平均速度为v2,全程的平均速度又是多少? 加速度 3.方向: 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速度的变化率) △v a = —— △t 4.注意:加速度不变的为匀变速运动。 若a、v 同向,则为加速运动; 若a、v 反向,则为减速运动。 【例6】若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当加速度减小时 A、汽车的速度也减小 B、汽车的速度仍在增大 C、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静止 D、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速度最大 1.物理意义: 2.定义式: 与速度变化△v 的方向相同。 图象 x/m v/m/s 0 t/s 8 6 2 4 10 4 8 12 16 -4 a b d c 0 t/s 8 6 2 4 10 4 8 12 16 -4 a b d c d表示物体向反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交点表示三个运动质点相遇的时间与位移 c表示物体静止 a,b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速度V a,b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 c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 d表示物体做匀减速运动 交点表示三者的速度相同 两种图象的区别 位移-时间图象 速度-时间图象 0 t t1 t2 v v1 x x1 0 t t1 t2 【例7】有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从图 看出,物体加速度和速度方向相同的时间间隔是( ) A、只有0<t<2s B、只有2s<t<4s C、0<t<2s和6s<t<8s D、0<t<2s和5s<t<6s 练:假设上题中物体开始向正东运动,则0~2s内物体的 加速度大小为 ,方向是 ;在2s~4s内加速度 为 ;在4s~5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方向 是 ;在5s~6s内物体的加速度是 ,方向是 。 【例8】利用打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