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国祺中学高二生物必修2三章二节DNA分子的结构精选.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P48第一段: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认识到:组成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 。 脱氧核苷酸 1分子磷酸 1分子脱氧核糖 1分子含氮碱基 DNA模型建构 1分子脱氧核苷酸 = + + . 【模型建构1】: 脱氧核苷酸 碱 基 A G C T 磷酸 脱氧 核糖 A C T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G 脱氧核苷酸的种类 P48第一段:DNA是由许多个脱氧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 【模型建构2】一条脱氧核苷酸链 … DNA模型建构 P48第一段: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认识到:组成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 。 脱氧核苷酸 P48第三段:奥地利著名生物化学家查哥夫研究得出:腺嘌呤(A)的量总是等于胸腺嘧啶(T)的量(A=T),鸟嘌呤(G)的量总是等于胞嘧啶(C)的量(G=C)。 P48第一段:DNA是由许多个脱氧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 DNA模型建构 P48第一段: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认识到:组成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 。 脱氧核苷酸 【模型建构3】DNA双链 P48第三段:奥地利著名生物化学家查哥夫研究得出:腺嘌呤(A)的量总是等于胸腺嘧啶(T)的量(A=T),鸟嘌呤(G)的量总是等于胞嘧啶(C)的量(G=C)。 P48第一段:DNA是由许多个脱氧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 DNA模型建构 P48第一段: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认识到:组成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 。 脱氧核苷酸 【模型建构4】DNA双螺旋 P48第三段: 1951年,英国科学家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提供了DNA的X射线衍射图谱 。 DNA模型分析 DNA分子中,外侧由什么连接而成? 内侧是什么? 两条链之间碱基的连接有什么规律? 构成DNA的两条链有怎样的关系? 【思考】 1.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 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胸腺嘧啶(T)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一定与T配对,G一定与C配对,即A+G/T+C=A+C/G+T=1。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 DNA模型分析 DNA分子结构主要特点 DNA分子是有 条链组成, 盘旋成 结构。 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 排列在内侧。 碱基通过 连接成碱基对,并遵循 原则。 反向平行 双螺旋 脱氧核糖和磷酸 碱基对 氢键 碱基互补配对 2 DNA模型分析 比较不同组的DNA模型有什么不同? 比较各组的第一个碱基对,试分析第一个碱基对的可能情况。 从而探究碱基对数量(n)和碱基对排列方式的关系,建立数学模型。 DNA中的遗传信息蕴藏在哪儿? 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 4n (n代表碱基对数) 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中 【思考】 碱基计算的一般规律: DNA双链中,互补碱基的数量相等(A=T 、C=G) ; DNA单链中,互补碱基的数量不一定相等 (A≠ T、C≠ G) 2. 双链DNA分子不互补碱基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为1,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 (A+C)/(T+G)=1 即 A+C = T+G (A+G)/(T+C)=1 即 A+G = T+C 4. DNA分子一条链中的不互补碱基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是另一条互补链中该比值的倒数。 若(A1+ C1)/(G1+ T1) =a 则(A2+ C2)/(G2+ T2) = 1/a 或(A1+ G1)/(C1 + T1) =a 则(A2+ C2)/(G2+ T2) = 1/a 3. DNA分子其中一条链中的互补碱基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与另一条互补链中以及双链DNA中该比值相等。 若(A1+ T1)/(G1+ C1)= a 则(A2+ T2)/(G2 + C2)= a (A+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