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的数据业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移动通信的数据业务分析
何 婷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和分析了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以及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特点以及它们的数据业务。其中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主要分析GSM、GPRS和CDMA的技术特点以及数据业务;第三代移动通信系三种主流标准:TD-SCDMA、WCDMA 和2000。
关键字:GSM、GPRS、CDMA、CDMA2000、WCDMA、TD-SCDMA
目 录
第一章 前 言 3
第二章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 4
第三章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 5
3.1 GSM及GPRS的技术特点及数据业务分析 5
3.2 CDMA的技术特点及数据业务分析 5
第四章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8
4.1 CDMA2000的技术特点及数据业务分析 8
4.2 WCDMA的技术特点及数据业务分析 8
4.3 TD-SCDMA的技术特点及数据业务分析 8
第五章 未来移动通信系统 12
总 结 13
参考文献 14
第一章 前 言
近些年来,移动数据业务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日益成熟的商业模式和不断被挖掘出来的用户需求为曾经低迷的通信业注入了强心剂,一度面临彷徨的3G移动通信也因数据业务的发展而开始显现复苏的迹象。移动数据业务的增长不仅成为通信业的新亮点,也是整个社会迈向信息化的强大推动力。移动数据业务与传统的音通信相比可谓是划时代的变革,这种变革具有两个主要特征:一个是信息的信息源和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另一个是更为复杂的商务模式和延长的价值链。话音(包括未来的可视电话)的天然特点是人与人的通信,信息源就是人的语言,通信的过程就是用户之间利用网络进行的话音信号的传递。数据通信的信息源由于遍布社会各个角落的计算机系统而丰富得多,理论上任何数字化信息都可以通过无线信号传递到移动终端;移动数据业务的表现形式也由于移动终端日益增强的计算能力和网络日益丰富的功能而更加丰富多彩:短消息、多媒体消息、USSD、WAP、定位服务、流媒体、KJAVA等,而且各种表现手段在同一个应用中可以混合使用。移动数据业务的另一特点是价值链的延伸。吸取了上世纪末因特网泡沫的教训,移动数据业务从一开始就建立了合理的商务模式。这种价值链的成功起源于日本的i-mode业务,运营商和信息服务提供商SP对业务收入进行合理的分成,运营商对业务行使管理职能保证业务的健康发展。价值链上收益的合理分配,使得移动数据业务可以作为正常的商业运作进行经营,从而促使整个社会的各行各业最广泛地介入到移动数据通信之中,使得数字化信息生活全面的深入到大众的手中。
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1G)是指最初的模拟、仅限语音的蜂窝电话标准,制定于上世纪80年代。Nordic移动电话(NMT)就是这样一种标准,应用于Nordic国家、东欧以及俄罗斯。其它还包括美国的高级移动电话系统(AMPS),英国的总访问通信系统(TACS)以及日本的JTAGS,西德的 C-Netz,法国的Radiocom 2000和意大利的RTMI。模拟蜂窝服务在许多地方正被逐步淘汰。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属于模拟系统,如AMPS和TACS系统,主要采用频分多址技术FDMA(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这种技术是最古老也是最简单的。但是,由于模拟系统的系统容量小,还有FDMA技术在信道之间必须有警界波段来使站点之间相互分开,这样在警界波段就会成很大的带宽浪费。而且,模拟系统的安全性能很差,任何有全波段无线电接收机的人都可以收听到一个单元里的所有通话。另外,此技术对天线和基站的破坏也很严重。因此模拟系统主要以语音业务为主,基本上很难开展数据业务。 模拟移动通信系统不足之处: 众所周知,传输和处理模拟信号的系统称为模拟通信系统,而传输和处理数字信号的系统称为数字通信系统。目前,实际中应用的移动通信,大多属于数字通信。因为模拟移动通信系统投入运行以来,其用户虽迅速增长,但对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 模拟移动通信系统制式复杂,不易实现国际漫游。 (2) 模拟移动通信系统不能提供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业务,而通信网的发展趋势最终将向ISDN过渡。因此随着非话业务的发展,综合业务数字网逐步投入使用,对移动通信领域数字化要求越来越迫切。 (3) 模拟移动通信系统设备价钱高,手机体积大,电池充电后有效工作时间短,目前只能持续工作8小时,给用户带来不便。 (4) 模拟移动通信系统用户容量受限制,在人口密度很大的城市,系统扩容困难.
.GSM数据业务:
GSM提供的服务,可以使得人们不受空间、地域的限制,随时随地获取所需的信息,可以在移动中收发短信,收发E-mail、收发传真、访问Internet等通信。这些业务,目前采用的技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