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工程项目投标.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工程项目投标;*;*;*;*;*; 【背景材料】某建设单位准备建一座图书馆,建筑面积5000m2,预算投资400万元,工期为10个月。工程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承包商。按照《招标投标法》和《建筑法》的规定,建设单位编制了招标文件,并向当地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了招标申请,得到批准。建设单位依照有关招标投标程序进行公开招标。
由于该工程设计上比较复杂,根据当地建设局的建议,对参加投标单位的要求是不低于二级资质。
拟参加此次投标的五家单位中A、B、D单位为二级资质,C单位为三级资质,E单位为一级资质,而C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是建设单位某主要领导的亲戚。;建设单位招标工作小组在资格预审时出现了分歧,正在犹豫不决时,C单位准备组成联合体投标,经C单位的法定代表人的私下活动,建设单位同意让C与A联合承包工程,并明确向A暗示,如果不接受这个投标方案,则该工程的中标将授予B单位。A单位为了中标,同意了与C组成联合体承包该工程。于是A和C联合投标获得成功,与建设单位了合同,A与C也签订了联合承包工程的协议。
问题:1.简述公开招标的基本程序;
2.在上述招标过程中,作为该项目的建设单位其行为是否合法?为什么?
3.A和C组成投标联合体是否有效?为什么?;答:1公开招标的基本程序为:提出招标申请-由建设单位组成符合招标要求的招标班子-编制招标文件和标底-发布招标公告-投标单位报名申请投标-对投标单位进行资格预审-向合格的投标单位发招标文件及设计图纸-组织标前会议-踏勘现场,并对招标文件答疑-接受投标文件-召开开标会议-组织评标,决定中标单位-发出中标通知书-签订合同
2.作为该项目的建设单位的行为不合法。因为作为建设单位,为了照顾某些个人关系,指使A和C强行联合,并最终排斥了BDE可能中标的机会,构成了不正当竞争,违反了《招标投标法》中关于不得强制投标人组成联合体共同投标,不得限制投标人之间的竞争的强制性规定。
3.A和C组成的投标联合体无效。根据联合体各方应符合相应资格条件,按照资质等级较低的单位资质作为联合体资质等级的规定,A和C组成的???合体的资质等级应为三级,不符合招标对投标人资质等级的要求,所以是无效的。
;*;*;本章学习思路;3.2工程施工投标程序;工程施工投标程序;获取投标信息;项目的自然环境——地形、气象、气温等
项目的市场环境——建筑材料、能源、劳务、金融等
项目的社会环境——政治形势、国家政策等
竞争环境——竞争对手的实力、优势、人际等
项目方面的情况——规模、性质、工期、资金等
业主的信誉——资信、支付、费用等
投标人自身的情况——资格审查和履行项目的可能性
有关报价的参考资料——近期类似;*;*;
(1)定性决策的方法
主要依靠企业投标决策人员,也可以聘请有关专家,按之前确定的投标标准,根据个人的经验和科学的分析研究方法选择投标项目。这种方法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方法简单,应用较为广泛。
(2)定量决策的方法
包括评分法、决策树法、线性规划法和概率分析法等。
;;*;*;1)评分法
首先确定影响决策的因素为评价指标,再根据各指标对企业完成投标项目的相对重要性确定各指标权重,用这些指标对投标项目进行衡量,对每个指标量化打分:将每项指标权数与等级分值相乘,求出指标得分:最后将总得分与过去其他投标情况进行比较或和企业事先确定的准备接受的最低分数比较,决定是否参加投标。
;评分法案例:
某企业获取了一招标信息,根据企业主客观情况,现取10个指标作为衡量条件,如下:
1.管理条件;2.工人条件;3.设计人员条件;4.机械设备条件;
5.以往同类工程经验;6.资金是否落实;7.合同条件是否苛刻
8.竞争对手情况;9.今后的影响和机会;10.劳务和材料条件
评价步骤:
1)按照所确定的指标对完成该项目的相对重要程度,分别确定重要权数
2)用各项指标对投标项目进行衡量,可将标准划分为好、较好、一般、较差、差五个等级,各等级赋予定量数值,如按1.0、0.8、0.6、0.4、0.2打分;
3)将各项指标权数与等级分相乘,求出该指标得分,全部得分相加为该项目投标机会总分;
4)将总分与过去其他投标情况进行比较或和预先确定的准备接受的最低分数相比较,来决定是否参加投标。;;2)决策树法
决策树法是模仿树木生长过程,从出发点开始不断分枝表示所分析问题的各种发展可能性,并以分支的期望值中最大者为选择的依据。画法如下:
①先画一个方框作为出发点,又称决策结点。
②从决策结点向右引出若干条直(折)线,每条线代表一个方案,称方案枝。
③每个方案枝末端画一个圆圈,称概率分叉点又称自然状态点。
④从自然状态点引出代表各自自然状态的直线,称为概率分枝,直线上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