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工程项目招标.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序号 风险因素 可能性 影响程度 高 中 低 成本 工期 质量 安全 环境 较轻 一般 严重 较轻 一般 严重 较轻 一般 严重 较轻 一般 严重 较轻 一般 严重 1 地质条件失真 2 设计失误 3 设计变更 4 施工工艺落后 5 材料质量低劣 6 施工水平低下 7 工期紧迫 . . . . . . 风险调查打分表 3.4 投标决策与投标技巧 投标策略:指企业在投标中的指导思想、系统工作部署及其 参加投标竞争的方式和手段。 投标决策:指投标人选择和确定投标项目和制定投标行动方 案的过程。 投标决策的条件 有明确的目标; 存在两个以上为实现同一目标可相互替代的策略或方案; 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各策略的实施结果可依据一定的理论与方法估计出来; 在各种策略中只能确定一个最佳方案。 3.4.1 投标决策的概念 投标决策 投标决策的前期阶段 投标决策的后期阶段 决定是否投标 如何进行投标 (何种性质的标) (投标报价技巧) 投标项目的选择 承包招标项目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即是否有能力承包该项目,能否抽调出管理力量、技术力量参加项目实施,竞争对手是否有明显优势等; 招标项目的可靠性,如项目审批是否已经完成、资金是否已经落实等; 招标项目的承包条件; 影响中标机会的内部、外部因素等。 投标选择性决策 一般说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招标项目,承包商不宜决定参加标: 工程资质要求超过本企业资质等级的项目; 本企业业务范围和经营能力之外的项目; 本企业在手承包任务比较饱满,而招标工程的风险较大或盈利水平较低的项目; 企业劳动力、机械设备和周转材料等资源不能保证的项目; 有技术等级、信誉、水平和实力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的潜在竞争对手参加的项目。 3.4.2 投标机会决策分析 投标机会决策主要解决是否投标的问题,在获得某项工程项目的招标信息后,投标人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是:是否参加投标?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对项目本身的情况、项目所在地情况、投标人自身的情况、业主和评标方法、竞争对手的情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分析。在作出参与投标的决策后,仍然必须围绕上述几个方面进行信息的采集、分析和整理工作,不断深化投标人对这几点的认识,为下一步的报价决策打下基础。 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有其自身的特点,投标机会决策要从项目的供给特征和投标人自身的需求特征之间选择最佳的结合点,以实现决策最优化。 无论是针对一个项目还是多个项目进行择优选择,都不能违反以下几个原则: 集中优势力量在一个市场承包一个大项目,比利用同样的资源分散地承包几个小项目有利。 项目的获取和实施是投标人市场目标和经营宗旨的体现。 充分衡量投标人实施项目的能力。投标人不仅要考虑如何赢得项目中标,还要考虑中标后能否按预定计划完成该项目,同时借此机会提升投标人自身的经营能力和信誉水平。 项目的可靠性。在确定是否投标之前,投标人应考虑该项目实现的可靠性,如建设项目是否立项建设资金是否落实、业主的信誉情况。 要充分估量投标竞争的激烈程度,判断以自身优势是否有战胜对手的可能。 影响投标机会决策的因素十分复杂,一般可将项目投标 决策的影响因素归纳为五大类进行分析: 环境、条件 投标人 (卖方) 竞争者 招标人 (买方) 聘用者 (供方) 1、对招标人因素的分析 要分析业主对中标人的要求(标准)是什么,业主所给条件是什么。目前我国项目招标文件中一般都有综合评分标准,评分细则,它集中反映了业主的需求,投标人应对照评分标准逐一自我测评分数做到心中有数,特别要分析业主在评分细则中关于报价得分的计算办法,投标人应一一认真分析,还应考虑业主的授权和费用的支付条件等。 要分析业主在该项目上的资金落实和项目组织准备情况。 要分析业主在该项目上的领导层的核心人物和其下层管理人员资质、能力、水平、素质,特别是对核心人物的心理分析更为重要。 对于施工阶段的项目招标,倘若某些单位事先已经被选定,业主与他们的关系怎样,也是投标人应关心的问题之一。 2、对投标人因素的分析 要根据当前公司的经营状况和长远经营目标,决定是否参与投标。如果公司由于经营管理不善或其他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造成公司生存危机,那就要考虑“生存型”投标,即使不盈利甚至赔本也要投标;如果公司企图开拓市场,打入新的地区可以考虑“竞争性”投标,即使低盈利或不盈利也可投标;如果公司经营状况良好,对业主有较强的名牌效应,美誉度较高时,可以采取“盈利型”投标,即使难度大、困难多一些,也可以参与竞争,以获取丰厚利润和社会经济效益。 要根据自身能力,量力而行。就我国目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