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4.3设计一群落的结构(共43张PPT).ppt

发布:2018-04-29约3.4千字共4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种间关系 关系类型 物种 关系一般特征 实例 A B 捕食 竞争 寄生 互利共生 (“+”表示有利,“-”表示有害) ++ 彼此有利 相互依存 地衣 +- 一方有利 一方受害 彼此抑制 -- 个体A得利 个体B有害 +- 蛔虫和人 狮子和大象 牛与草 狼与羊 思考: 5、种内关系 思考:为什么田间的植物种植不能过密? 指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或群体间的关系 种内互助:蜜蜂、蚂蚁等 种内斗争:同种生物之间由于争夺食物、空间、水分、养料等也会发生斗争。 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不同物种 具有分层现象 水平结构 空间结构 四、群落的空间结构 乔木层 灌木层 草木层 地被物层 鹰、杜鹃、黄鹂等总是成群地在森林的上层的活动,吃高大乔木的种子。 山雀、莺、啄木鸟等鸟类总是在森林的中层营巢。 血雉、画眉等则是典型的森林底层鸟类,吃地面上的苔鲜和昆虫。 群落的垂直结构—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 A B C D A草被层;B灌木层;C下木层;D林冠层 植物群落的分层现象 陆地群落的分层与光的利用有关,群落层次主要是由植物的生长型和生活型所决定。 动物群落的分层现象 陆地动物群落的分层主要与食物有关,其次与不同层次的微气候条件有关。 水生群落的分层现象 与阳光、温度、食物和溶氧等因素有关。 (3)群落的垂直结构出现分层现象的意义: (1)引起植物分层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光照强度 (2)引起动物分层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食物、栖息场所等 使生物群落在单位面积上能容纳更多的生物种类和数量,提高了群落利用环境资源(如阳光、空间、营养物质等)的能力。 总结: 2、水平结构 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起伏、光照的明暗、湿度的大小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种群的密度也有差别。---镶嵌分布   例1、受水制约,芦苇、泽泻等水生植物只能长在浅水或水边;红树、柳树等只能长在水源附近;松、杉、柏树等能长在比较干旱处,仙人掌、沙棘等可长在极干旱的沙漠。鸭子、青蛙只可在水中或水源附近活动,而鹰、黄羊、沙鼠等可在干旱的陆地自由活动。 例2、八面山(在湖南桂东县)海拔2042米,800米以下为常绿阔叶林,800至1300米为针阔混交林,1300至1600米为针叶林,1600至1800米为灌木林,1800米以上为草地。植物的这种分带现象属于(水平结构)。 分析,这种分带由海拔(地形)造成的温度和湿度差异引起而不是生物自身差异引起的。 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的区分   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是由于生物本身的高度或活动空间的高度造成的; 水平结构的分段是由于环境的光、热、水及地形等条件对生物的选择造成的。   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是指不同种生物(群落)的分布差异。 同种生物(种群)的不同分布不能构成垂直结构或水平结构。 学以致用: 1.下列关于丰富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群落中生物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B.不同群落生物的丰富度不同 C.从赤道到北极,群落的丰富度逐渐减少 D.丰富度越多的群落,其结构越复杂 2.下列属于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 ) A.群落的物种组成 B.群落中各生物的种间关系 C.群落的空间结构 D.群落中物种的数目 A A 在一个发育良好的森林里,从树冠到地面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同时,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方,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别,这表明群落有一定的( ) A.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物种组成和数量比例 C.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的优势种 D.彼此间有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 A 3、下列三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那么,甲、乙、丙三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 互利共生 捕食 竞争 4、下图是处于平衡状态的某草原上各生物种群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图中鼠与兔之间构成了_____关系,猫头鹰和蛇之间既是_____关系,又是_____关系。 竞争 竞争 捕食 * * -*- -*- 3 群落的结构 下图展示了在池塘水面、水中、水底生活的多种生物。 1、这个池塘中有哪些生物? 2、假如池塘中的肉食性鱼大量减少,池塘中其他种群的数量将会出现什么变化? 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水草、 植食性鱼、肉食性鱼、微生物等 肉食性鱼 浮游植物 植食性鱼 植食性鱼 3、如果你是养殖鲤鱼的专业户,你特别关心的是什么? 4、其他生物是不是不管不顾了呢? 1、群落的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 包括这个区域内 ! 所有生物 思考: 判断下列实例是否属于群落: 1.一个池塘中全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