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重点)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与意义 第 一 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 1. “经济”一词的词源 17世纪初加进了“政治”的含义 政治经济学 政治加经济 17世纪时,政治经济学拓展为研究整个国家和社会的经济管理。 2. 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真正形成 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776)被认为是创立了这门学科的开山之作。 3. 关于“政治经济学”和 “经济学” 二.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 1.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时代 威廉·配第(1623-1687) 大卫·李嘉图(Ricardo,David,1772-1823)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 坚持和发展了劳动价值论 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对立关系在分配领域的经济表现 1859年6月《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首次公布了他的6册写作计划: 从1843年底开始,马克思就为资本论的写作筹集资料和做准备。 刻苦研究 马克思为写作翻阅了1500多种有关书籍,记下了一百多本读书笔记。 “工人阶级的圣经” 4.《资本论》的完成与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 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发展的理论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列宁在对经济相对落后国家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探索上,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特别是列宁关于新经济政策的实践和理论,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奠定了重要基础 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许多重要问题作了探索,也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 作为中国最早的一批马克思主义者,他们在20世纪初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传播和最初实践作出了重要贡献。 创立了新民主主义理论 “三个代表”理论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 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二. 社会生产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 济学的研究对象 三. 揭示社会经济运行的规律是马克思 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任务 四.科学性与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 济学的基本特征 一.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1.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 生产过程三要素 3. 物质资料生产四环节 1.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2.对生产关系的研究可分两个层面: 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3.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研究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 1. 经济规律及客观性 经济规律就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体现着经济过程的必然趋势。 客观性: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 2.经济规律可分为三种 一是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 3.马克思恩格斯的政治经济学 的研究任务 揭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本质关系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 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意义 一、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方法 二.科学抽象法以及叙述方法和研究方法 三.分析和综合、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等方法 马克思毕生探索的社会发展规律非常值得了解和学习 在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研究和探讨新问题 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变化与发展 学习目的 列宁 。 斯大林 陈独秀 李大钊 毛泽东 建立了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道路 邓小平 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在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 江泽民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科学性 开放性 发展性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就是人们通过自己有目的的活动,借助于劳动资料,使劳动对象发生预定变化,创造出物质产品以满足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全过程。 吃 穿 住 行 劳动对象 劳动资料 指有劳动能力和劳动经验的人在生产过程中有目的的活动。 指劳动者将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东西,即劳动加工的对象。 也称劳动手段,是人们用来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其中最主要的是生产工具。 劳 动 生产 分 配 反作用于生产 交 换 消 费 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