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0-0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此条目的中立性有争议。内容、语调可能带有明显的个人观点或地方色彩。(2009年4月10日)加上此模板的编辑者需在讨论页说明此文中立性有争议的原因,以便让各编辑者讨论和改善。在编辑之前请务必察看讨论页。
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主要包括在马克思的重要著作《资本论》中,马克思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和英国历年的经济统计资料,对资本主义经济学理论进行了分析和批判。马克思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认为劳动的付出没有得到同样的回报,剩余价值被没有付出劳动的“资本”(资本阶级)所剥削。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产品的社会化必然会导致产生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解决的办法只有实行计划经济。
历史上没有一个经济学家可以提出一帖万应灵药,人类对经济规律的理解还只是处于一种大致定性的状态,马克思发现了经济规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经济学领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在西方国家,学术界习惯区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作为政治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被视为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之外的一种体系被人们研究,未必牵涉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或计划经济与自由市场孰优孰劣的问题[1][2] 。
中国大陆高等教育中所教授的“政治经济学”其实就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目录
?[隐藏]?
1 基本观念
1.1 使用价值
1.2 劳动二重性
1.3 劳动对象
2 马克思与古典经济学
3 批判
3.1 奥地利学派的观点
4 当前发展
5 参见
6 附注
7 书目
8 外部链接 编辑] 基本观念
参见:资本论
马克思的主要经济学著作是《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德语:Das Kapital: Kritik der politischen ?konomie),共三册,马克思在世时只出版第一册,所余由恩格斯整理出版。马克思早期曾出版《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其内容大半被后来的《资本论》吸纳。此外,马克思准备《资本论》时的草稿后来也以《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德文:Grundrisse der Kritik der politischen ?konomie)为名出版,对于研究马克思的方法论具有相当价值。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分析始于对商品的分析,《资本论》开头第一句话就是:
“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 ” 使用价值及交换价值,详如后述。然而资本家购买的是工人的劳动力,而非工人实际付出的劳动量,是以商品中凝结的价值分成三份:
生产资料的价值
资本家支付的劳动价值
资本家未支付的劳动价值
最后一项称为剩余价值。马克思认为市场遮盖了资本主义生产模式下的社会关系,这种颠倒被他称作商品拜物教。
[编辑] 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是省略了所有者和所有权的换值或交换价值。
比如,喝水与买水。喝水时一般只考虑水的用值,买水时考虑换值。当我们喝水的时候,是我们与外界环境相交换;当我们买水的时候,也是我们与外界环境相交换,不过这是与外界环境的某一个具体的子集相交换(比如,张三或李四)。我们喝的水是外界环境的水。当我们把外界环境连同外界环境的所有权一并省略时,就剩下水了。但是买水不同,买水不能省略所有者和所有权。因此说,用值或使用价值是省略了所有者和所有权的换值或交换价值。《制度经济学、主流经济学、价值理论的融合》
[编辑] 劳动二重性
生产商品的劳动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二重属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正是由于抽象劳动这种同质的一般人类劳动在商品中的凝结,才形成了商品的价值,构成商品交换的基础。
具体劳动:抽象劳动的对称。是在一定的劳动目的,操作方法,劳动对象,劳动手段和劳动结果下进行的劳动。
抽象劳动:具体劳动的对称。撇开劳动具体形式的一般无差别的人类生理学上的劳动耗费。
[编辑] 劳动对象
劳动对象指劳动本身所对应的客体,比如耕作的土地,纺织的棉花等。包括两大类。一是自然界的物质,即未经人类加工过的自然物。一是人类劳动加工过的,用做原材料的产品。
[编辑] 马克思与古典经济学
马克思的经济学说以当时最著名的英国政治经济学家为起点,其中包括了亚当·斯密、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与大卫·李嘉图。
斯密在《国富论》中主张市场经济最重要的特征是它容许生产力快速增长。斯密认为市场的茁壮刺激了分工,而这又反过来加强生产力。马克思在这方面与斯密持同样观点。在《剩余价值理论》中,马克思说:“我们看到亚当·斯密在对剩余价值及资本的分析上超越了重农主义……。根据他们的看法,只有一种特殊的劳动-农业劳动-创造剩余价值。但是对于亚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