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课文复习.doc

发布:2017-08-30约2.23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单元复习资料 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一、字词: 形近字:锦 棉 绵 二、课文: 1.课题的含义是(走进大自然,去探索发现其中的奥秘。) 2.祖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给孩子们一片(清凉的绿阴)。去吧,去呼吸山水间(山水间芬芳的空气),去吧,去打开大自然(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A.这段话即是文章的开头,也是文章的(结尾),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神奇,召唤着人们去(答案: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B.把大自然比作“课本”是因为大自然像课本一样蕴含着丰富的知识;把大自然比作“绿色的课本”是因为大自然蕴藏着丰富的知识,绿色的大自然让我们的生活绚丽多彩,“洋溢着欢乐和温馨”。亲近自然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开阔我们的胸襟,让我们健康成长。 3.“去吧”是对少年儿童的亲切召唤,激发少年儿童去认识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4.作者以敏锐的目光捕捉了大自然的奇趣妙景,以生动的笔触展示了大自然的 绚丽多姿,激发少年儿童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5.拓展练习: (1)描写自然风光的成语: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花红柳绿、沃野千里 (2)仿写诗句: 青山说:攀登吧,饱览无限的风光,满怀少年的豪情! 绿水说:前进吧,奔向浩瀚的大海,显示少年的胸襟! (小鸟说):(飞翔吧),(飞向辽阔的天空),(展示少年的才华)! (沃野说):(耕耘吧),(付出辛勤的汗水),(收获甜蜜的果实)! (3)学完这课,你想到了那些名言?(实践出真知;百闻不如一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5.装满昆虫的衣袋 一、字词: 同音字:察 查 形近字:纺 放 防 仿 多音字:中 恶 着 背 载 二、课文: 1.课文记叙了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入迷的故事,告诉我们(答案:从小就应当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 2.法布尔:法国人,杰出的昆虫学家和文学家,著有《昆虫记》。人们将甘于寂寞和清苦、几十年如一日进行研究和创作的精神称之为“法布尔精神”。具有这种精神是法布尔成功的重要原因。 3.以“装满昆虫的衣袋”为题(后人在为他建造的雕塑上,把两个衣袋做得高高鼓起),是因为“装满昆虫的衣袋”最能集中体现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珍爱,懂得一个人只有执着地追求,才能在他从事的事业中取得辉煌的成就,激励学生培养自己孜孜以求、锲而不舍地探索和钻研的精神。 三、拓展练习: 1.照样子写词语: 甜滋滋: 香喷喷、水灵灵、白花花、湿漉漉 鼓鼓囊囊:勤勤恳恳、支支吾吾、吞吞吐吐、风风雨雨 鸟栖虫居:龙吟虎啸、狼奔豕突、狼吞虎咽、龙飞凤舞 2.颁奖词:法布尔,一个从小就迷恋昆虫的人,对科学、自然的热爱,执着追求的精神引领他成为了举世闻名的昆虫学家,写就一部宏伟诗篇《昆虫记》。 6.变色龙 一、字词: 同音字: 震、振; 筒、桶; 距、拒 用“绘声绘色”、“名副其实“造句。 二、课文: 1.变色龙,学名避役。因为他会根据环境情况迅速改变自己身体的颜色,以求自身的安全,所以人称变色龙。 2.本课通过记叙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的过程,展示了变色龙捕食迅速、准确和善于变色、快速变色的特点,从而提醒人们要保护环境、保护动物。 变色龙三大绝招:变色;一目二视;舌头细长,捕食神速。 3.“变色龙如此迟钝,如何捕捉食物呢?”一句在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是过渡段。 4.文章从外形、捕食和变色三方面介绍了变色龙。 三、拓展练习 1.写出表达“看“的词语:窥探、观望、凝视、眺望、端详 2.写出表示时间快的词语:刹那间、顷刻间、霎那间、一瞬间 3.写出含有动物的成语:鼠目寸光、鸡飞狗跳、画蛇添足 7.金蝉脱壳 一、字词: 多音字:壳 形近字:柿、肺 同音字:协、胁、协、谐 二、课文: 1.课文生动地介绍了金蝉脱壳的过程,展示了奇特动人的情景,启发人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 2.金蝉脱壳的顺序是背、头、脚、尾。最有趣的是蝉尾出壳的情景。脱壳后变化最大的是翅膀和颜色。 3.金蝉脱壳:现在用来比喻用计逃脱而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 4.背诵4、5两个自然段。 ……未出壳的蝉尾使劲地抖动着,伸着。蝉儿把它已经出壳的上半身腾空向后仰去,又敏捷地向前扑来,再用前脚抓住蝉壳用力一抽,又白又嫩的蝉尾就出来。整个动作配合得自然协调。 三、拓展练习: 1.照样子写词: 枝繁叶茂:桃红柳绿、风和日丽、山清水秀、风平浪静 2.当你阅读“金蝉脱壳”的具体过程时,一定被那奇特动人的情景吸引了吧。那你想到那些名言呢?(观察,观察,再观察。——巴甫洛夫;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练习2 1.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3.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4.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5.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