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人教版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单元测试选读.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专题3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 )
A.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B.植物细胞高度分化的能力
C.植物细胞的完整性
D.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能力
解析 植物组织培养利用的是离体的植物细胞、组织或器官经脱分化和再分化而得到植物新个体的过程,这个过程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答案 A
2.细胞分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下列不正确的是( )
A.分化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
B.分化是基因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C.未离体的体细胞不会表现出全能性
D.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解析 分化是生物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发生在整个生命过程中,分化时遗传物质并未改变,而全能性的表现必须是在离体条件下。
答案 D
3.关于胚状体产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花药培养中,由小孢子发育成胚状体
B.可直接由器官产生
C.花粉可通过胚状体阶段发育为植株
D.不同胚状体的发生和发育过程,一般是同步的,在一个培养物材料中不可能同时出现不同发育时期的胚状体
解析 胚状体是由离体的组织或细胞在植物激素作用下形成的,不可由器官直接产生。
答案 B
4.当植物细胞脱离了母体后,下列有可能使其表现出全能性,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是( )
A.细胞分裂素 B.生长素
C.一定的营养物质 D.包括以上三项
解析 植物细胞发育成植株的条件:①离体状态;②营养物质;③激素。
答案 D
5.每个花粉母细胞能够形成4个花粉粒,如果豌豆花中的5个花粉母细胞产生的花粉粒全部成熟,并且产生的精子都完成双受精,那么可形成的种子数为( )
A.5 B.10
C.20 D.40
解析 一个胚珠发育成一粒种子。在双受精过程中,一个花粉粒发育成的花粉管可产生两个精子,其中一个与卵细胞结合发育成胚,另一个与两个极核结合发育成胚乳。5个花粉母细胞产生20个花粉粒,可形成种子数为20。
答案 C
6.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要培育出基因型为aaBB的新品种,最快捷的方法是( )
A.人工诱变育种 B.细胞工程育种
C.单倍体育种 D.杂交育种
解析 人工诱变处理量大,突变率低且变异存在不定向性。细胞工程无法得到aaBB个体,杂交育种需连续自交选择,年限长。
答案 C
7.月季组织培养选材部位最佳的是( )
A.幼嫩的花瓣 B.枝条基部的芽
C.枝条中部的芽 D.幼嫩的叶
解析 月季芽在茎段上的位置对嫩茎的增殖、生根及移栽成活率有影响,接近枝条顶端的芽和紧挨着枝条基部的芽发育缓慢,而枝条中部的芽发育比较快;幼嫩花瓣和幼嫩的叶具有分裂能力,但不如芽的强。
答案 C
8.下列实例中能体现细胞全能性的是( )
①用悬浮液培养胡萝卜单个细胞可形成可育的植株
②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 ③用烟草组织培养的单个细胞形成可育的完整植株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解析 细胞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其中①和③都是属于由分化的细胞经过培养形成可育的植株,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是由未分化的细胞(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
答案 B
9.用组织培养技术繁殖植物体时,可能发生的是( )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同源染色体分离 D.性状分离
解析 组织培养技术一般属无性繁殖,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而基因重组与同源染色体分离均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组织培养优点在于保持亲本性状,而不发生性状分离。
答案 A
10.用醋酸洋红法确定花粉发育时期的原理是( )
A.醋酸洋红可使细胞全部着色
B.醋酸洋红可使单核期的细胞着色
C.醋酸洋红可使花粉细胞核着色
D.醋酸洋红可进入细胞显示放射性标记
解析 花粉细胞核内有染色体,醋酸洋红是碱性染料,可使染色体染色,从而确定花粉发育时期。
答案 C
11.菊花种植多年后易积累病毒而导致品种退化。目前生产上采用茎尖分生组织离体培养的方法快速繁殖脱毒的种苗,以保证该品种的品质。这种通过分生组织离体培养获得种苗的过程不涉及细胞的( )
A.有丝分裂 B.分化
C.减数分裂 D.全能性
解析 用菊花的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其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在组织培养过程中,离体组织通过脱分化才能成为愈伤组织,再经过再分化、细胞有丝分裂,成为具有根、茎、叶的植物体。减数分裂过程中有基因重组,形成的配子只有体细胞一半的基因,因此组织培养中不涉及减数分裂。
答案 C
12.下列有关月季花药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月季花粉是由花粉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而形成的单倍体生殖细胞 ②被子植物花粉形成过程中的四分体与高等动物精子形成过程中的四分体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