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2微生物检验中的采样与样品制备详解.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微生物检查验中的采样与样品制备;第二节 微生物检查验中的采样与样品制备;第二节 微生物检查验中的采样与样品制备;设备的要求;无菌室基本要求;无菌室基本要求;无菌室基本要求;无菌室基本要求;无菌室的使用与管理;无菌室的使用与管理;(4) 定期检查室内空气无菌状况,细菌数应控制在10个以下,发现不符合要求时,应立即彻底消毒灭菌。;无菌室无菌程度的测定方法:
取普通肉汤琼脂平板、改良马丁培养基平板各3个(平板直径均9cm),置无菌室各工作位置上,开盖暴露30min,然后倒置进行培养,测细菌总数应置37℃温箱培养48h;测霉菌数则应置27℃温箱培养5天。细菌、霉菌总数均不得超过10个为合格。
; (5) 无菌室杀菌前,应将所有物品置于操作之部位(待检物例外),然后打开紫外灯杀菌30min,时间一到,关闭紫外灯待用。
(6) 进入无菌室前,必须于缓冲间更换消毒过的工作服、工作帽及工作鞋。
(7)操作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定进行,操作中少说话,不喧哗,以保持环境的无菌状态。
;3.器材及场所的灭菌消毒;器材及场所的灭菌消毒;4.准备工作操作要领 ;4.准备工作操作要领 ;5.操作过程注意事项;5.操作过程注意事项;5.操作过程注意事项;5.操作过程注意事项;(一) 无菌操作要求;(一) 无菌操作要求;(一) 无菌操作要求;(一) 无菌操作要求;(二) 无菌室使用要求;(二) 无菌室使用要求; 5.在无菌室内如需要安装空调时,则应有过滤装置。;(四) 有毒有害菌污染物处理要求;(四) 有毒有害菌污染物处理要求;(四) 有毒有害菌污染物处理要求;;采样原则 ;采样方案;采样方案;采样方案;各类食品的采样方法;各类食品的采样方法;非即食类预包装食品
原包装小于500 g的固态食品或小于500 mL的液态食品,取相同批次的最小零售原包装;大于500 mL的液态食品,应在采样前摇动或用无菌棒搅拌液体,使其达到均质后分别从相同批次的n个容器中采集5倍或以上检验单位的样品;大于500 g的固态食品,应用无菌采样器从同一包装的几个不同部位分别采取适量样品,放入同一个无菌采样容器内, 采样总量应满足微生物指标检验的要求。
;散装食品或现场制作食品
根据不同食品的种类和状态及相应检验方法中规定的检验单位,用无菌采样器现场采集5倍或以上检验单位的样品,放入无菌采样容器内, 采样总量应满足微生物指标检验的要求。
;采集样品的标记
应对采集的样品进行及时、准确的记录和标记,采样人应清晰填写采样单(包括采样人、采样地点、时间、样品名称、来源、批号、数量、保存条件等信息)。
;微生物检查验中的采样与样品制备;样品检验;检验方法的选择
1、 应选择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方法。
2、 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标准中对同一检验项目有两个及两个以上定性检验方法时,应以常规培养方法为基准方法。
3、 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标准中对同一检验项目有两个及两个以上定量检验方法时,应以平板计数法为基准方法。
;第二节 微生物检查验中的采样与样品制备;第二节 微生物检查验中的采样与样品制备;记录
检验过程中应即时、准确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结果和数据等信息。
;报告
实验室应按照检验方法中规定的要求,准确、客观地报告每一项检验结果。; 检验后样品的处理
1、 检验结果报告后,被检样品方能处理。检出致病菌的样品要经过无害化处理。
2、 检验结果报告后,剩余样品或同批样品不进行微生物项目的复检。
;第二节 微生物检查验中的采样与样品制备;第二节 微生物检查验中的采样与样品制备;第二节 微生物检查验中的采样与样品制备;第二节 微生物检查验中的采样与样品制备; 第四章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