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总复习第二章《直线运动》测试题目卷.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三总复习:第二章《直线运动》测试题目卷1、如图所示、在河岸上用细绳拉船,为了使船均速靠岸,拉绳的速度必须是:
A、加速拉;B、减速拉;
C、匀速拉;D、先加速后减速拉
2.汽车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为5m/s2,那么刹车后2s与刹车后6s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A、1:1 ; B、3:1; C、3:4 ; D、4:3
3.A、B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从某点开始计时的速度图像如图中的a ,b所示,则由图可知,在0 ~t2 时间内:
A.A、B运动始终同向, B比A运动得快;
B.在t1 时间AB相距最远,B开始反向;
C.A、B的加速度始终同向,B比A的加速度大;
D.在t2 时刻.A、B并未相遇.仅只是速度相同;
4、 为了测定某辆轿车在平直路上起动时的加速度(轿车起动时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匀加速运动)。某人拍摄了一张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如图所示.如果拍摄时每隔 2S曝光一次,轿车车身总长4.5m,那么这辆轿车的加速度约为:
A、1m/s2 B、2.6m/s2 C、3m/s2 D、4m/s2
5.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逐渐减小,直至为0,那么该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可能的是:
A.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0时速度最大;
B.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0时速度最小;
C.速度方向可能反过来;
D、速度不断增大,方向可能改变。
6.以初速 v0=10m/s竖直上抛物体甲的同时,物体乙从离地高h处自由下落,已知两物体能沿同一竖直线运动,要使两物体在空中相遇,高度h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A、不能大于 5 m; B.不能大于 10 m;
C、不能大于20 m; D. 不能大于 30 m
7.甲、乙、丙三辆汽车以相同速度同时经过某一路标,从此时开始甲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先加速后减速,丙车先减速后加速,它们经过下一个路标时速度又相同。则
A.甲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 B.乙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
C.丙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8、一升降机在箱底装有若干个弹簧,设在某次事故中,升降机吊索在空中断裂,忽略摩擦力,则升降机在从弹簧下端触地后直到最低点的一段运动过程中,
(A)升降机的速度不断减小
(B)升降机的加速度不断变大
(C)先是弹力小于重力,然后是弹力大于重力
(D)到最低点时,升降机加速度的值一定大于重力加速度的值。
9.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 4m/s,l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m/s,在这ls内该物体的()
A.位移大小可能小于4 m
B.位移大小可能大于10 m
C.加速度大小可能小于4 m/s2
D.加速度大小可能大于10 m/s2
10.一步行者以 6.om/s的速度跑去追赶被红灯阻停的公共汽车,在跑到距离公共汽车25m处时,绿灯亮了,汽车以l.0m/s2 的加速度匀加速启动前进,则:
A,人能追上公共汽车,追赶过程中人跑了36 m;
B.人不能追上公共汽车,人、车最近距离是7 m;
C.人能追上公共汽车,追上车前人共跑了43 m;
D.人不能追上公共汽车,且车子开动后人和车相距越来越远
11.某人骑着自行车向前行驶时,关于自行车前、后轮所受的摩擦力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都向前; (B) 都向后;
(C)前轮向后,后轮向前; (D)前轮向前,后轮向后.
12.美国‘肯尼迪”号航空母舰上装有帮助飞机起飞的弹射系统,已知“F-A15”型战斗机在跑道上加速时可能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5.Om/s2,起飞速度为50m/s,若要该飞机滑行l00m后起飞,则弹射系统必须使飞机具有______的初速度。假设某航空母舰不装弹射系统,要求该种飞机仍能在此舰上正常飞行,则该舰身长至少应为_______m。
13.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一个约1. 4米高的商店卷帘窗的运动。将纸带粘在卷帘底部,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随帘在竖直面内向上运动。打印后的纸带如图所示,数据如表格所示。纸带中AB、BC、CD……每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0s,根据各间距的长度,可计算出卷帘窗在各间距内的平均速度V平均。可以将V平均近似地作为该间距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V。
(1)请根据所提供的纸带和数据,绘出卷帘窗运动的V-t图线。
(2)AD段的加速度为 m/s2,AK段的平均速度为 m/s。
14、一架飞机水平匀速地在某同学头顶飞过,当他听到飞机的发动机声从头顶正上方传来时,发现飞机在他前上方约与地面成600角的方向上,据此可估算出此飞机的速度约为声速的_____倍
15、请阅读1991年5月11日《北京晚报》)剪报….为救人任志庆是以百米赛跑速度奔向距他13米远的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