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四年级品德集体备课教案.doc

发布:2017-04-18约3.71万字共6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李场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四年级科目品德与社会第 1 单元课题历史悠久的家乡共 3课时主备人郭翠兰学习 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和文化的多样性,热爱自己生活的家乡,对家乡的历史和文化有探究兴趣,感受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收集资料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名胜古迹,感受华夏文明的悠久历史,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使学生具有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的情感。 重点使学生初步了解家乡的位置、历史、名胜等。 教具课件 难点收集、整理、分析历史名胜的资料,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1.收集家乡附近的名胜古迹的图片、文字资料。 2.学生收集整理一些旅行时的图片、资料,在课堂上讲述旅行时的见闻。 3.调查小组做好调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导入新课】 (让大家欣赏中国政区图) 提问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像一个反着的大问号是哪一个省吗? 学生回答 略。 教师 没错!这就是我们河北省的地图,河北是我们的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同时它又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省份,你对她的了解有多少呢? 学生回答 略。 过渡 那么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了解认识一下我们可爱的家乡——河北。 【讲授新课】 板书 一、燕赵大地我的家乡 教师 同学们,一说起我们的家乡——河北的时候,人们总喜欢用“燕赵大地”来形容,当你听到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呢?你了解自己的家乡吗? 学生回答 略。 教师 现在让我们打开课本第二页,看看战国时期是那两个国家位于我们家乡的版图上。 学生回答 略。 讲述 我们河北省简称“冀”,又以“燕赵”代称。这些名称研究起来,都有一定的含义和来源。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我们家乡名字的来历呢? 学生回答 略。 讲述 战国时期,有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诸侯国,七国争夺霸业。燕国、赵国位于现在河北省的北部和南部,所以后来就将燕赵作为河北省的代称。 建议 (老师可参考文本资源,介绍名称的来历) 提问 我们的家乡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到了现在,我们的家乡又成了什么样子呢? 展示 河北政区图。 讲述 大家看到了现在河北的政区图,渤海被揽在我们家乡的怀中,而且北京市和天津市镶嵌在中部和东部,有着重要的地理位置。 活动 阅读中国政区图,让学生从图中找到河北省的准确位置,了解河北省的基本概况。 介绍 河北省的地理概况:面积19万平方千米,人口6569万,有汉、满、回、蒙古、朝鲜等50多个民族,省会是石家庄。河北省矿产资源丰富,珍稀动植物众多,野生动物约有500多种,植物中仅药用植物就有1000余种。 提问 我们的家乡资源丰富,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河北省的情况呢? 学生回答 略。 承接 我们的家乡不但位置重要,资源丰富,而且历史悠久,让我们来看看家乡的总体介绍。 展示 视频《河北介绍》。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教师 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名胜古迹。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家乡的美丽瑰宝。 【讲授新课】 板书 二、家乡的名胜古迹 活动 下面大家从课本第3页开始看,去图中找一找,我省都有哪些名胜。然后说一说。 学生活动。 过渡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好多名胜风景区,现在我们就来详细的说说他们的历史吧! 活动 请同学先讲述自己收集得来的知识或者亲身旅行时的感受,老师可以在学生说完每一个名胜后有一个总结,既是对学生的肯定,也是概括介绍这个古迹,参考资料详见文本资源和图片资源。 承接 这些只不过是家乡名胜古迹中很少的一部分,下面我们来欣赏更多的家乡风景和名胜。 活动 请你阅读教材P.6-7的主要内容,了解这些名胜古迹得概况。 学生活动。 教师 我们了解了一些课本上提到的家乡的名胜古迹,当然了,我们的家乡所拥有的名胜古迹肯定要比书上介绍的多得多。下面,我们就请同学们自己做一回小老师,把你知道的美丽的风景和大家分享一下。 学生回答 略。 (老师要鼓励学生勇敢地表现,借助自己收集的资料讲述故事,老师在一旁适时引导。要注意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感。学生讲述的间隙,可以播放相关的视频、音频资料,详见视频资源和音频资源) 【第三课时】 【导入新课】 教师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家乡的一些名胜古迹,这节课进行一个社会实践活动,来实地调查一下我们家乡的名胜古迹。 【讲授新课】 活动 调查家乡附近的某一名胜古迹,并了解名胜古迹是在什么年代建成的,有什么特点等等。有条件的可以拍一些照片、录像等。调查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也可以班级联合搞。 注意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