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髋部骨折与康复.ppt

发布:2019-07-16约2.43千字共4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髋部骨折与脱位 一、概 述 包括髋关节部位的骨折与脱位。 股骨颈部位承受较大的剪力和扭转应力,股骨颈骨折比较常见。 与身体其他部位骨折相比,股骨颈骨折可能引起股骨头慢性缺血,最终导致缺血性坏死、塌陷。 患者年龄多数偏大且存有慢性病。 老年人髋部骨折的外伤暴力常较轻。 年轻人的髋部骨折常因严重暴力引起并常有合并伤。 二、临床特点 (一)临床表现及诊断 伤后髋部疼痛。 不能站立。 肢体活动困难。 短缩畸形。 伴有腹股沟中点处压痛。 下肢纵向叩击痛。 X线片。 CT检查及图像三维重建。 股骨颈骨折 股骨颈骨折 (二)临床处理 ⒈ 股骨颈骨折 股骨颈骨折中大部分为错位型,复位和内固定是治疗错位型股骨颈骨折的基本原则。 闭合复位失败或需要同时植骨者采用切开复位。 内固定方法多用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和多针(或钉)内固定。 无错位骨折采用卧床休息辅以患肢牵引。 2.髋关节脱位 髋关节脱位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后脱位、前脱位及中心脱位。 后脱位是髋关节脱位中最常见的类型。 单纯脱位以急症闭合复位为原则。 合并有骨折时手术切开复位和内固定。 三、康复评定 骨折对位对线,骨痂形成情况,有无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有无假关节,畸形愈合,有无感染,血管神经损伤,骨化性肌炎。 关节活动度。 肌力。 4.肢体长度及周径。 5.感觉功能。 6.ADL能力。 四、康复治疗 (一)康复治疗的目标 1. 屈髋90°,外展30°。 2. 肌力达4+级。 3. 稳定的无辅助下步行20~30 min。 4. 上二、三层楼梯。 5. 预防并发症:股骨头坏死、下肢深静脉血栓、坠积性肺炎 (二)术前训练 1.病人入院后首先向他们宣传功能锻炼的 意义,使其充分认识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消除思想顾虑,主动进行锻炼。 2.进行患肢牵引的同时教患者做卧位保健 操,尽量活动健康肢体。 3.指导患者做患肢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锻炼 配合双上肢及健侧下肢的屈伸活动。 双上肢可利用床上吊环进行引体向上 运动。 4.体位指导,告诉病人患肢置于外展10°~ 15°、中立位,使踝关节保持在90°背伸 位,注意保护足跟部。 5.非手术治疗一般需持续牵引8周或8周以 上,手术治疗术前通常也需牵引1~2周。 (三)术后康复程序 1.股骨颈骨折 (1)若是牵引病人 ①利用床上吊环,屈曲健膝关节,用健 足蹬床,保持患肢在牵引下抬高臀部 运动。 ②利用床上吊环抬高上身及扩胸运动。 (2)内固定术后 ①长型沙袋固定于患侧下肢两侧防止内旋。 ②可用外展夹板或者枕头放在两腿之间防止内旋。 ③患肢穿丁字型矫形鞋,以防止患肢旋转。 ④如果伤口周围水肿严重可行髋周冷敷、冷空气治疗。 (3)术后第1天开始进行 肺部深呼吸和咳嗽练习 肌肉患肢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 关节①足趾伸、屈及踝关节跖屈、背伸运动。 ②健侧下肢和双上肢各关节的主动活动及 抗阻运动。 (4)术后第2天,重复第1天内容。 关节: ①鼓励患者患肢足、踝、膝关节主动运动。 ②可用CPM做髋、膝关节的被动功能锻炼。 ③抬高臀部运动、扩胸运动。 肌肉:臀大肌、腘绳肌伸髋、伸膝位等长收缩 血管:开始定时给患者进行向心性按摩。 (5)术后第3~5天:继续第2天动作。 关节: ①仰卧位主动屈、伸髋膝。 0°~30°膝关节等张伸直练习 忌屈髋90°。 ②继续桥式运动。 肌肉:悬吊髋外展位髋内收肌及外展肌的等长收缩。 转移:坐位水平移动:向患侧移动时先患肢外展,再手及健足支撑移动臀部向患侧。 心肺:半卧位 (6)术后第6~7天 ①外展训练,由被动-助力-完全主动,末端保持10S。 ②屈髋、屈膝训练,注意身体直立,屈髋 90°。 ③髋后伸训练,注意身体直立,末端保持10s。 注意:髋关节不可内旋! (7)术后第2周:助行器步行训练: 鼓励患者使用助行器,不负重行走,宜采用渐进式,早期不易久站,下肢使用弹力绷带包扎。 ①内固定患者若扶双拐,则采用四点步训练,可足尖点地步行。 ②情况良好者可单拐三点步训练和上、下楼梯训练 顺序:上:健肢——患肢——拐 下:患肢——拐——健肢 ③使用穿袜器及拾物器的训练,给予家庭环境改造的建议。 (8)2周后改为主动活动为主,活动范围逐渐 增大,术后4周时接近正常活动范围 ①床上坐起 ②继续增加髋与膝的主动屈伸运动 ③继续肌力及步行练习 ④ADL训练 ⑤辅助具使用 (9)术后1个月 ①1月后继续训练髋外展。 ②做到三不:不充分负重、不盘腿、不 内收腿。 ③髋内收内旋和外展外旋。 ④4周后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