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考复习方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6讲 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课件 中图版.ppt

发布:2017-04-05约1.14万字共6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b) 图6-21 (1)图(a)中(  ) A.①比②风速大     B.①比③云量少 C.②比③气压低 D.②比④气温高 (2)锋通过④地的时间可能为(  ) A.上午   B.下午 C.傍晚   D.夜间 综合能力提升 第6讲 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 返回目录 * [解析] (1)B (2)A 第(1)题,读图(a)可知,②地比①地的等压线密集,②地的气压梯度力比①处大,②比①的风速大。①位于高压脊,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③位于低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阴雨天气较多,故B项正确。读等压线数值,可知②比③气压高。④位于冷锋前的暖气团一侧,②位于冷锋后的冷气团一侧,④比②的气温高。第(2)题,由图(b)可以看出,10时至12时④地的风向发生明显变化,风力突然加大,可判断锋面通过④地的时间为上午。 综合能力提升 第6讲 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 返回目录 * 3.应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自然界中存在的一些局地小型环流的成因 (1)海陆风 考点互动探究 第6讲 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 返回目录 海风 陆风 图示 * 考点互动探究 第6讲 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 返回目录 海风 陆风 形成  滨海地区白天陆地升温快,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海洋升温慢,气温低,形成高压,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  夜晚陆地降温快,空气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海洋降温慢,气温较高,形成低压,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形成陆风 影响  海陆风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降水增多 * (2)山谷风 考点互动探究 第6讲 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 返回目录 山风 谷风 图示 * 考点互动探究 第6讲 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 返回目录 山风 谷风 形成  夜间山坡比同高度的大气温度低,冷空气沿山坡下滑,形成山风  白天山坡比同高度的大气温度高,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 影响   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阻碍了空气的垂直运动,易造成大气污染 * (3)城市风 考点互动探究 第6讲 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 返回目录 图示 形成   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并不断增多,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交通工具等消耗大量燃料,释放出大量的人为热量,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由于“城市热岛”的存在,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城市和郊区之间形成了小型的热力环流 影响  一般将绿化带布置于气流下沉处以及气流下沉距离以内,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于气流下沉距离之外 * 以上几种局地环流只有当大的环流微弱时才存在,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是下垫面热力性质的差异。一旦大气环流增强,局地环流就会受到影响,难以存在。 考点互动探究 第6讲 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 返回目录 *   例3 我国南方某地新建一座水库,某日两个时刻测得水库及其东西两侧气温分布如图6-10所示,据此回答(1)~(3)题。 图6-10 考点互动探究 第6讲 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 返回目录 * (1)下列关于水库及其周围地区气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大 B.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小 C.一天中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始终高于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 D.一天中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始终低于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 考点互动探究 第6讲 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 返回目录 * (2)水库与周围地区的气温差异,水库与周围地区之间形成了热力环流。下列关于该热力环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热力环流的方向不变 B.水库中心区始终存在上升气流 C.白天风由水库吹向四周 D.晚上风由水库吹向四周 考点互动探究 第6讲 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 返回目录 * (3)图6-11中与15时水库东西方向高空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的示意图为(  ) 图6-11 考点互动探究 第6讲 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 返回目录 *   [解析] (1)B (2)C (3)C 该题组以水库周围气温的时空分布图为背景,综合考查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等压面的判读以及从图中提取信息的能力。第(1)题,从图中看出,3时水库中心区比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高,15时水库中心区比东西两侧气温低,因而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小。第(2)题,一天中水库与周围地区的热力差异在变化,则热力环流的方向也要发生变化。白天库区气温比周围低,气压高,风由库区吹向四周;晚上库区气温比周围高,气压低,风由四周吹向库区。第(3)题,15时近地面库区中心气温低,形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