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中物理必修二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章节检测3B.doc

发布:2017-04-23约2.12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 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第三节 万有引力定律 1.利用下列哪组数据,可以计算出地球质量:( ) A.已知地球半径和地面重力加速度 B.已知卫星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和周期 C.已知月球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和月球质量 D.已知同步卫星离地面高度和地球自转周期 2.“探路者”号宇宙飞船在宇宙深处飞行过程中,发现A、B两颗天体各有一颗靠近表面飞行的卫星,并测得两颗卫星的周期相等,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A.天体A、B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与它们的半径成正比 B.两颗卫星的线速度一定相等 C.天体A、B的质量可能相等 D.天体A、B的密度一定相等 3.已知某天体的第一宇宙速度为8 km/s,则高度为该天体半径的宇宙飞船的运行速度为 A.2km/s B.4 km/s C.4 km/s D.8 km/s 4.探测器探测到土星外层上有一个环.为了判断它是土星的一部分还是土星的卫星群,可以测量环中各层的线速度v与该层到土星中心的距离R之间的关系来确定 A.若v∝R,则该环是土星的一部分 B.若v2∝R,则该环是土星的卫星群 C.若v∝1/R,则该环是土星的一部分 D.若v2∝1/R,则该环是土星的卫星群 5.2002年12月30日凌晨,我国的“神舟”四号飞船在酒泉载人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按预定计划在太空飞行了6天零18个小时,环绕地球108圈后,在内蒙古中部地区准确着陆,圆满完成了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任务,为最终实现载人飞行奠定了坚实基础.若地球的质量、半径和引力常量G均已知,根据以上数据可估算出“神舟”四号飞船的 A.离地高度 B.环绕速度 C.发射速度 D.所受的向心力 6.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人类探索宇宙创造了条件.1998年1月发射的“月球勘探者号”空间探测器,运用最新科技手段对月球进行近距离勘探,在月球重力分布、磁场分布及元素测定等方面取得最新成果.探测器在一些环形山中央发现了质量密集区,当飞越这些重力异常区域时 A.探测器受到的月球对它的万有引力将变大 B.探测器运行的轨道半径将变大 C.探测器飞行的速率将变大 D.探测器飞行的速率将变小 7.(1998年全国卷)宇航员站在某一星球表面上的某高处,沿水平方向抛出一小球。经过时间t,小球落到星球表面,测得抛出点与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L。若抛出时的初速度增大到2倍,则抛出点与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L。已知两落地点在同一水平面上,该星球的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数为G。求该星球的质量M。 8.我国自制新型“长征”运载火箭,将模拟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三号”送入预定轨道,飞船绕地球遨游太空t=7天后又顺利返回地面.飞船在运动过程中进行了预定的空间科学实验,获得圆满成功。 (1)设飞船轨道离地高度为h,地球半径为R,地面重力加速度为g.则“神舟三号”飞船绕地球正常运转多少圈?(用给定字母表示). (2)若h=600 km,R=6400 km,则圈数为多少? 9.在勇气号火星探测器着陆的最后阶段,着陆器降落到火星表面上,再经过多次弹跳才停下来。假设着陆器第一次落到火星表面弹起后,到达最高点时高度为h,速度方向是水平的,速度大小为v0,求它第二次落到火星表面时速度的大小,计算时不计火星大气阻力。已知火星的一个卫星的圆轨道的半径为r,周期为T。火星可视为半径为r0的均匀球体。 参考答案 1.A B 2.B 3.C 4.AD 5.AB 6.AC 7.解析:设抛出点的高度为h,第一次平抛的水平射程为x,则有 x+y=L (1) 由平抛运动的规律得知,当初速度增大到2倍,其水平射程也增大到2x,可得 (2x)+h=(L) (2) 由以上两式解得h= (3) 设该星球上的重力加速度为g,由平抛运动的规律得h=gt (4) 由万有引力定律与牛顿第二定律得(式中m为小球的质量) (5) 联立以上各式得:。 点评:显然,在本题的求解过程中,必须将自己置身于该星球上,其实最简单的办法是把地球当作该星球是很容易身临其境的了。 8.解:(1)在轨道上 ① v=② 在地球表面:=mg ③ 联立①②③式得:T= 故n= (2)代人数据得:n=105圈 9.以g'表示火星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M表示火星的质量,m表示火星的卫星的质量,m'表示火星表面出某一物体的质量,由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