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中物理必修二-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章末练习6.doc

发布:2025-03-13约3.34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一物理《万有引力与航天》测试题

班级姓名学号.

一、单项项选择题

1.以下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

A.牛顿发现了行星的运动规律

B.开普勒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C.卡文迪许第一次在实验室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D.牛顿发现了海王星和冥王星

2.“神舟六号”的发射成功,可以预见,随着航天员在轨道舱内停留时间的增加,体育锻炼成了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以下器材适宜航天员在轨道舱中进行锻炼的是〔〕

A.哑铃B.弹簧拉力器 C.单杠D.跑步机

3.科学家们推测,太阳系的第十颗行星就在地球的轨道上,从地球上看,它永远在太阳的反面,人类一直未能发现它,可以说是“隐居”着的地球的“孪生兄弟”.由以上信息可以确定〔〕

A.这颗行星的公转周期与地球相等 B.这颗行星的半径等于地球的半径

C.这颗行星的密度等于地球的密度 D.这颗行星上同样存在着生命

4.关于环绕地球运转的人造地球卫星,有如下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选项是〔〕

A.轨道半径越大,速度越小,周期越长 B.轨道半径越大,速度越大,周期越短

C.轨道半径越大,速度越大,周期越长 D.轨道半径越小,速度越小,周期越长

5.两颗行星A和B各有一卫星a和b,卫星的圆轨道接近各自行星的外表,如果两颗行星质量之比为M1:M2=p,两行星半径之比为R1:R2=q,那么两卫星周期之比Ta:Tb等于〔〕

A. B. C. D.

6.假设行星绕太阳公转的半径为r,公转的周期为T,万有引力恒量为G,那么由此可求出 〔〕

A.某行星的质量 B.太阳的质量

C.某行星的密度 D.太阳的密度

7.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A.天王星偏离根据万有引力计算的轨道,是由于天王星受到轨道外面其他行星的引力作用

B.只有海王星是人们依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轨道而发现的

C.天王星是人们依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轨道而发现的

D.以上均不正确

8.同步卫星离地球球心的距离为r,运行速率为v1,加速度大小为a1,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a2,第一宇宙速度为v2,地球半径为R。那么()

①a1:a2=r:R ②a1:a2=R2:r2 ③v1:v2=R2:r2 ④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地球同步卫星到地心距离可由求出,式中的单位是m,b的单是s,c的单位是m/s2,那么〔〕

A.是地球半径,b是地球自转周期,c是地球外表重力加速度

B.是地球半径,b是同步卫星绕心运动的周期,c是同步卫星的加速度

C.是赤道周长,b是地球自转周期,c是同步卫星的加速度

D.是赤道周长,b是同步卫星绕地心运动的周期,c是地球外表加速度

10.人造卫星在太空绕地球运行中,假设天线偶然折断,天线将〔〕

A.由于惯性,沿轨道切线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远离地球

B.做平抛运动,落向地球

C.继续和卫星一起沿轨道运行

D.做自由落体运动,落向地球

二、不定项选择题

11.关于第一宇宙速度,以下说法哪些是正确的选项是()

A.它是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小运行速度

B.这是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大运行速度

C.它是人造卫星绕地球飞行所需的最小水平发射速度

D.它是人造卫星绕地球运动的最大运行速度

12.关于开普勒行星运动的公式=k,以下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

A.k是一个与行星无关的常量

B.假设地球绕太阳运转轨道的半长轴为R地,周期为T地;月球绕地球运转轨道的长半轴为R月,周期为T月,那么

C.T表示行星运动的自转周期

D.T表示行星运动的公转周期

13.下面的哪组数据,可以算出地球的质量M地〔引力常量G为〕〔〕

A.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T及月球到地球中心的距离R1

B.地球绕太阳运行周期T2及地球到太阳中心的距离R2

C.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的运行速度v3和运行周期T3

D.地球绕太阳运行的速度v4及地球到太阳中心的距离R4

14.如下图,a、b、c是地球大气层外圆形轨道上运行的三颗人造地球卫星,a、b质量相同,且小于c的质量,那么〔〕

A.b所需向心力最小

B.b、c周期相等,且大于a的周期

C.b、c的向心加速度相等,且大于a的向心加速度

D.b、c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a的线速度

15.经长期观测人们在宇宙中已经发现了“双星系统”。“双星系统”由两颗相距较近的恒星组成,每个恒星的线度远小于两个星体之间的距离,而且双星系统一般远离其他天体。如图,两颗星球组成的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