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二地理选修5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说课稿gai.doc

发布:2017-04-15约1.47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选修5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说课稿 各位领导、专家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地理选修五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自然灾害概述》是普通高中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第一章的内容,本章的内容理论性强,是本册教材的基础。主要介绍了自然灾害的概念、特点、类型、分布、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等方面的知识,在这其中选择了与高中学生所见所闻息息相关,又与其知识能力和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一些内容,便于学生对自然灾害的接受学习。本章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习形成正确的人地观、环境观、资源观,帮助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课程标准的设定 列举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结合实例,简述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运用地图,说明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运用资料,说明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本章教材包括三节,三节教材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第一节《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全面的论述了“是什么”,先是学会辨认什么是自然灾害,然后从其产生的原因说起 第二节《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从自然原因角度入手 第三节《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从人为活动诱发的角度展开 2、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以及高二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特点,确定了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自然灾害的两种属性及其特点;自然灾害类型与分布;人类活动诱发的自然灾害 难点: 自然灾害的特点;如何呈现知识、把握每种灾害等;正确的人地关系观念的建立。 3、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知识结构和教材内容分析,结合高二学生的认知特点,我拟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明确自然灾害概念及其属性;说出自然灾害的类型,解释每种自然灾害产生的原因及危害,运用地图能够说出世界和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布;了解人类工程活动与自然灾害的关联性,从而惊醒人们注意自己的行为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案例、资料、动画使学生对自然灾害的危害有着感性的认识,进而培养学生对有用信息的提取、分析、整理归纳的能力。用地图进行自然灾害类型及分布的学习,培养学生“以文释图”或“以图释文”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强化学生的灾害意识、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人地观,理解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意义 二、说教法和学法 1、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与我们生活联系很密切,并且在学习必修一第四章时对此内容也有所涉及,所以学生们对于本章的学习比较轻松,且容易接受 2、说教法 (1)说教学方法及依据 本着提供给学生有用的地理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一目标,以学生情况为依据,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以培养能力为目的来选择,主要采用合作探究式,教学中主动学习的教学策略,设置问题,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同时用多媒体为师生的交流和讨论提供了平台。 (2)说教学手段及依据 借助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3、学生学法 学习是学生自己进行知识的建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我采取让学生自主探索与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给学生相对宽松的活动空间,边讨论,边解决疑难,获取新知,掌握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教学分配 第一节 自然灾害的概??与特点(1课时) 第二节 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3课时) 第三节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1课时) 四、教师准备 (1)综合各要素认真落实好学生的分组和组内分工,明确责职。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认真准备教学设计。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