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GAP操作规程选编.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药材GAP操作规程管理;良好农业操作规范(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s,简称GAP),是中药材产品质量安全全程控制保障体系。GAP通过对中药材产品产地环境、土壤和水、生产管理关键措施、产后储藏和运输等环节进行质量安全风险分析,根据危害程度采取相应技术措施加以控制,从而确保生产出来的农产品能够满足质量安全的要求。
GAP体系是保证中药材质量安全的保证体系 其强调的是在生产过程中通过预防措施将可能发生的中药材安全危害降到最低限度.强调防止问题的发生.以确保生产出安全、稳定、可控的中药材。
GAP管理体系应用于从田间到药材市场的药材生产的全过程 ,包括基础农业、田间管理、产品加工、产品服务、运输体系处理和使用。
;讲座提纲
一、中药材GAP生产栽培环境条件管理
二、中药材GAP生产栽培田间管理
三、中药材GAP生产栽培病虫害防治;
四、中药材GAP生产栽培农药使用;
五、中药材GAP生产栽培无公害种植;
六、中药材GAP生产采摘与加工管理;
七、中药材GAP生产栽培检验与储存管理;
八、中药材GAP生产包装质量管理;
九、中药材GAP实施中软件管理及操作规程(SOP)的制定;一、中药材GAP生产栽培环境条件管理;(一)环境条件管理
1、相邻地环境含义
(1)居民区:人及牲畜粪便、生活垃圾、如废电池的乱丢可产生大量的铬、锌、镍等污染。
(2)工矿区:排除的粉尘、产生大量的重金属,必须远离污染源(工业区、化工区),选择生态环境良好区域。
(3)公路主干道:公路汽车排泄气,污染,距公路主干道或铁路50米以上。
(4)相邻作物操作:相邻作物喷施农药的细雾、飘移到的相邻中药材作物上而引起药害。
;2、环境质量标准;3、环境质量监控;(二)土壤环境
1、土地使用史调查检测
(1)土地前茬作物;
(2)土地污染调查检测
前茬土地使用的有害除草剂、农药种类,化肥过度,使用时间,有效期,三废”排放废弃地
(五)土地规范使用
1、提高土地安全性
安全用药防病虫害,连作的危害。
2、提高土地营养性
增施有机肥和农家肥料,平衡土壤供肥能力。
3、提高土地适宜性
土壤的团粒结构,疏松和活化土壤, 增加??壤通气和保水能力,土壤酸碱度, 营造中药材生长的土壤环境;
;(三)生产用水的质量监控
1、保证水质
要保证灌溉水源不受工业和城市生活废水的污染,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有害化合物和病原微生物的含量不能超过国家规定的指标。
2、管好水源
尽量增加地表水的渗透率,减少地表径流;合理利用地下水和有效管理土壤水分;通过节水措施或者进行水资源循环利用,防止土壤盐渍化。
3、加工用水
加工用水必须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二级标难。
;二、中药材GAP生产栽培田间管理;(一)安全生产关键控制点分析
1、产地环境污染
凡是中药材中有机氯农残超标的,其土壤中的相应农残必然超标,二者呈极显著正相关。而土壤中的农残含量高,将导致中药材中的农残超标,也就是说外源污染物的毒性直接影响了中药材品质。
2、引进、推广优良品种
优良品种代表了高产、优质、抗逆、抗病虫。优良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可以提高中药材作物的适应性和抗逆性,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增加获得无公害低残参产品的几率。
3、投入品使用
农药可以随中药材吸收水分向茎叶输送时,同时随着迁移,影响到中药材质量。中药材多是多年生作物,生长周期较长, 中药材须因具有较大的直接与土壤接触的比表面积,更具有农药积累性和浓缩性,难以在自然环境中得到彻底降解。从而造成中药材中农药残留超标。
;4、配方施肥技术
配方施肥技术的前提是测土,品种的不同对肥效的需求也不相同,掌握植物的需肥规律。按需施肥。
5、配套生产管理
做好田间管理,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保证。从播种、移栽、除草、间苗、打顶、地膜覆盖、修剪、调光等技术环节达到生产最好的适宜性管理。
总之,田间管理不当, 势必造成植物生长瘦弱,抗病差,生长势差,产量低、质量差,所以要将强田间管理。;三、中药材GAP生产栽培病虫害防治;(一)病害发生规律调查
1、病情调查方法
每个处理小区分别在对角线上随机取3点(每点0.04m2 ),调查计数每点全部植株病的发生级数和相应株数,计算病情指数。
(1)症状 :病斑形状,发病部位,危害程度,终使幼苗倒伏,枯萎死亡。在田间,中心病株出现后,迅速向四周蔓延,幼苗成片死亡。病部及土壤常可见菌丝体。
(2)病原:属半知菌亚门、丝核菌属
(3)发病规律 :几月发生,持续时间,发生条件,土温、气温、土壤温度、空气湿度。
(二)农药筛选
进行2-3次喷药。根据GB /T 17980. 26 - 2000要求,每小区随机选5个点,每点抽20片叶进行调查。施药前调查1次,第2次施药7d后再调查1次,按9级标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