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YH-SOP4002004中药材及中药饮片养护标准操作规程.doc

发布:2018-10-20约3.8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目的 建立中药材养护标准操作规程、规范中药材养护,确保药材质量稳定。 适用 适用于中药材及中药饮片养护。 责任 物流部经理、仓库保管员、QA。 规程 1 对入库各中药材按其是否为净药材及温湿度要求分别储存于相应的中药库中: 1.阴凉库(温度20℃以下,相对湿度45%~70%)。 1.1.1 中药材阴凉库用于贮存需要阴凉贮存的中药材。 1.1.2 净药材阴凉库用于贮存需要阴凉贮存的净药材。 1.2 常温库(温度0℃~30℃,相对湿度45%~67%)。 1.2.1 中药材库用于贮存不需要阴凉贮存的中药材。 1.2.2 净药材库用于贮存不需要阴凉贮存的净药材。 1.须贮存于阴凉库的药材:标准规定存贮条件为阴凉贮藏的药材。 1.4 贮存于常温库的药材:除要求阴凉贮藏及特殊药材贮存以外的其它中药材。 1.5 对易串味的药材要用塑料袋密封保存。 2 堆放要求:牢固、整齐、无明显倾斜。药材必须堆放于垫物架上。并符合“六距”要求:垛距不少于0.4米,梁距不少于0.3米,柱距不少于0.3米,墙距不少于0.5米,底距不少于0.1米,顶距不少于0.5米。 库区管理要求 3.保持库区、用具、运输工具、器材等的干燥、清洁。 3.2 应做好库房温、湿度的监测和管理。 3.2.1 每日上午9:45~10:15,下午:14:00~14:30对库房温、湿度进行记录。 3.2.2 如库房温、湿度超出规定范围,应及时采取调控措施,并予以记录。 3.2.3 当库内温湿度过高时,可选择适宜气候进行通风,或开空调以调节温湿度。 3.3 应每日巡视养护,确保无潮解、无霉变、无虫蛀、无鼠咬等现象,质量保持良好。 3.4 要执行“先进先出、易变先出”的原则,要加强检查,防止质变。 3.5 质量变异、失效药品要单独存放,按规定挂上明显标志,及时处理。 4 中药饮片的贮存 4.1 中药饮片的储存的一般通则 4.1.1 中药饮片应按炮制日期,先进先出,以免储存日久,发生变质。 4.1.2 中药饮片除严格饮片含水量在9%~13%的同时,还应该根据药材与所加辅料的性质,选用适当容器储存,严格温湿度管理。 4.1.3 中药库房应保持通风、阴凉与干燥,避免日光直射,库温控制30℃以下,相对湿度75%为宜,勤检查,勤翻晒,经常灭鼠。 4.1.4 花类饮片,易变色、易散失香气,应密封储存,避光,储存期不宜超过1年,受潮需摊晾、阴干或低温烘干(30~40℃),忌曝晒、高温烘烤。 4.1.5 其他如纤维与木质类饮片则不易引起质变,无需特殊保管。 4.2 中药饮片的储存分类保管 4.2.1 含淀粉较多的饮片切片后要及时干燥,并防污染,宜贮通风干燥阴凉处,防虫蛀。 4.2.2 含挥发油较多的饮片,如当归,宜储阴凉干燥处,防虫蛀。 4.2.3 含糖及粘液质较多的饮片,如党参,应贮通风干燥处,密封贮存,防霉变。 4.2.4 种子果实类饮片有的经炒制后增强了香气,如酸枣仁(炒)若包装不坚固则易受虫蛀或鼠咬,宜储存在缸,罐中。 4.2.5 蜜炙饮片,如甘草、黄芪,宜储于缸、罐内,密闭;置通风、干燥、凉爽处储存,蜜炙品每次采购不宜过多,储存时间不宜过长。 5 中药材的养护 5.1 霉菌防治技术 5.1.干燥防霉法:药材防霉可采用曝晒、摊晾、石灰吸湿、木炭吸湿,翻垛通风,密封吸湿等方法。 5.1..1 曝晒:系受日光的光热作用散发水分而使药材干燥,通过紫外线杀灭霉菌,起到防霉、治霉双重作用。 5.1..2 摊晾:亦称阴干法,将药材放置在空气流通的阴凉处自然阴干的方法,适于花叶类、果皮类等药材。 5.1..3 石灰吸湿:采用石灰箱,石灰缸或石灰袋吸湿干燥,吸湿率20%~30%,适于易变色、泛油而生霉的品种,但要勤换灰,以免发热。 5.1..4 木炭吸湿:将烘干木炭,夹置于易潮易霉药材内,吸去水分而防霉。 5.1..5 翻垛通风:将垛底药材翻至垛面或堆成通风垛(井字形通风垛),使热气水分散发。 5.1..6 密封吸湿:利用密闭的库房或包装,使药材与外界空气隔离,减少潮气侵入。 5.1. 冷藏防霉法::于梅雨季节之前,将药材贮于冷库,温度8℃以下,适用较贵重药材,进入冷库的药材含水量必须在安全标准范围内,且宜密封包装,以防潮气侵入。 5.1.清洁法::贮品一经出现霉腐现象,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制止霉腐继续发展,免遭更大的损失,一般先曝晒、烘干或摊晾使其干燥 ,然后将霉除去,具体处理方法有淘洗法、醋洗法、酒洗法(白酒含乙醇量60%以上,适用于不能沾水药材)、油擦法(适用于胶类、蟾酥类等)、撞击法、擦刷法、筛簸法等。 5.1.淘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