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控制爆破基本原理课件.ppt

发布:2019-07-17约7.1千字共10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节 微分原理与孔网参数 1.1微分原理 将爆破介质所需要的总装药量,均匀分散地分布在被爆破介质中,形成多点分散的布药形式,并分次逐段起爆,使炸药能量释放的时间分开,防止能量过于集中,从而达到减少爆破危害、爆破效果好的目的。这一设计原理称为微分原理。 在城镇控制爆破中,由于被爆破体所处环境条件的不同,对被爆破体破碎块度的要求不同,从保证安全角度考虑,针对某一实际爆破对象,为达到预期的工程目的,要用微分原理的设计理念,合理地布置炮孔,正确的确定孔网参数。 1.2孔网参数的确定 孔网参数(Borehole pattern) : 最小抵抗线W( Burden of hole )、 孔距a( Borehole space )、 排距b( Row span )、 孔深L、炮孔直径d、装药段长度、堵塞段长度等 控制爆破中孔网参数的确定要考虑被爆体材质情况、几何尺寸、清渣情况、环境情况等多种因素影响。 1.2.1 最小抵抗线W的确定 装药重心到自由面的距离为最小抵抗线W 。 最小抵抗线的确定方法: 根据结构物形状、尺寸的不同确定W 根据结构物材质的不同确定W 在拆除爆破中,常用钻孔直径为40mm 1.2.1 最小抵抗线W的确定 结构物形状与尺寸的不同最小抵抗线也不同: 块体垂孔 板 梁、柱 弧形薄壁结构 块体垂孔第1排、第n排垂直炮孔的W 起爆方式:从左向右逐排起爆。 板中斜孔的W 梁柱 梁? 弧形薄壁结构 W按0.5B计算 根据材质的不同确定W 对于Φ40炮孔: 钢筋混凝土 0.3~0.5m 混凝土体 0.4~0.6m 浆砌块石 0.5~0.7m 天然岩石 0.5~0.9m 要综合考虑被爆体的形状、材质、几何尺寸、清渣、环境、孔径等多种因素确定w。 1.2.2孔距a排距b的确定 孔距a: a = m W 排距b b = (0.6~1.0) a b= (0.6~0.9)a 齐爆 b= (0.8~1.0)a 排间微差或逐排起爆 m -炮孔临近系数。 不同材质和不同结构物的m值见表2-1(p18)。 壁厚/cm q / g.m-3 Q.V-1 / g.m-3 37/1.5块砖 2100~2500 2000~2400 49/2块砖 1350~1450 1250~1350 62/2.5块砖 880~950 840~900 75/3块砖 640~690 600~650 89/3.5块砖 440~480 420~460 101/4块砖 340~370 320~350 114/4.5块砖 270~300 250~280 表2-6砖烟囱爆破单位用药量q表p26 壁厚/cm q / g.cm-3 Q.V-1/ g.m-3 25 3000~3500 3000~3500 30 1800~2500 1500~2300 40 1200~1500 1000~1300 50 900~1000 700~800 60 660~730 530~580 70 480~530 380~420 80 410~450 330~360 表2-6钢筋砼烟囱爆破单位用药量q表p26 其他爆破单位用药量表 不同材质的炸药单耗见表2-7(p26~27) 钢筋混凝土梁柱爆破单耗见表2-8(p27) 验证: 2.3 两个药量计算公式的比较 Q=(q1A+q2V).f Q=q V ⑴ 两个公式均是经大量的爆破试验总结出来的经验公式。 ⑵ 两者都注意到了,W<1.4m时,W↓→q↑,公式中用不同方式反映出来。 ⑶ 面积体积公式的物理意义较明确,体积公式计算简单方便。 2.3 两个药量计算公式的比较 ⑷ 设计思想 体积公式。设计思想是多打孔少装药,以控制飞石、振动,确保爆破安全。公式中的炸药单耗与材质、自由面数量、最小抵抗线大小和破碎程度有关。 面积、体积公式。孔网参数比体积法大,钻孔量较少,爆破成本较前者低。计算较复杂。 ⑸计算结果 是经验公式,有系数,有时用两个公式计算出的结果偏差较大。 2.4 控制爆破中药量确定步骤 ⑴ 根据爆区环境、被爆物结构形状、尺寸大小和安全要求,用查表法或工程类比法,初定炸药单耗、计算每孔装药量; ⑵ 在防护条件下,小规模试爆,根据试爆情况调整并确定炸药单耗和每孔装药量; ⑶ 爆破条件发生变化,经工程师同意,可调整装药量;工程师也应根据爆破条件随时改变装药量。 ⑷ 爆破后总结提高,积累工程经验。 例1 钢筋混凝土立柱药量计算 正常布筋的钢筋混凝土立柱 截面尺寸:0.5m×0.4m 孔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