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版)高考化学总复习 第六章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反应热的简单计算课件第2课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答案 A * 【示例4】 (2012·重庆理综,12)肼(H2N—NH2)是一种高能燃料,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断裂1 mol化学键所需的能量(kJ):N≡N为942、O=O为500、N—N为154,则断裂1 mol N—H键所需的能量(kJ)是 ( )。 * A.194 B.391 C.516 D.658 解析 由题中的图像可以看出断裂1 mol N2H4(g)和1 mol O2(g)中的化学键所要吸收的能量为:2 752 kJ-534 kJ=2 218 kJ,设断裂1 mol N—H键所需要的能量为x,则154 kJ+4x+500 kJ=2 218 kJ,解得x=391 kJ。 答案 B * 1.(2013·安庆联考)用CH4催化还原NO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已知CH4(g)+4NO2(g)===4NO(g)+CO2(g)+2H2O(g) ΔH=-574 kJ·mol-1,CH4(g)+4NO(g)===2N2(g)+CO2(g)+2H2O(g) ΔH=-1 160 kJ·mol-1。若在标准状况下4.48 L CH4恰好能将一定量NO2还原成N2和H2O(g),则整个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 ( )。 A.114.8 kJ B.232 kJ C.368.8 kJ D.173.4 kJ 解析 由盖斯定律知:CH4还原NO2生成N2和H2O(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NO2(g)===N2(g)+CO2(g)+2H2O(g) ΔH=-867 kJ·mol-1,所以0.2 mol CH4参加反应,放出的热量为173.4 kJ。 答案 D * 2.(2013·海南卷,5)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6C(s)+5H2(g)+3N2(g)+9O2(g)===2C3H5(ONO2)3(l) ΔH1 2H2(g)+O2(g)===2H2O(g) ΔH2 C(s)+O2(g)===CO2(g) ΔH3 则反应4C3H5(ONO2)3(l)===12CO2(g)+10H2O(g)+O2(g)+6N2(g)的ΔH为 ( )。 A.12ΔH3+5ΔH2-2ΔH1 B.2ΔH1-5ΔH2-12ΔH3 C.12ΔH3-5ΔH2-2ΔH1 D.ΔH1-5ΔH2-12ΔH3 解析 设三个热化学方程式依次是①、②、③,根据盖斯定律,③×12+②×5-①×2得:4C3H5(ONO2)3(l)===12CO2(g)+10H2O(g)+O2(g)+6N2(g) ΔH=12ΔH3+5ΔH2-2ΔH1。 答案 A * 3.比较下列反应或过程中的热量或反应热的相对大小。 ④2H2(g)+O2(g)===2H2O(l) ΔH4=d kJ·mol-1 则a、b、c、d间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胆矾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在室温下将1 mol无水硫酸铜制成溶液时,放出热量为Q1 kJ,而胆矾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uSO4·5H2O(s)===CuSO4(s)+5H2O(l) ΔH=+Q2 kJ·mol-1,则Q1与Q2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 * 解析 (1)由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且H2O(g)===H2O(l) ΔH0,故有2a=b2c=d。 (2)根据题意可得如下转化关系: 故有:ΔH=+Q2 kJ·mol-1-Q1 kJ·mol-10, 即:Q2Q1。 答案 (1)2a=b2c=d (2)Q2Q1 * 比较反应热大小的四个注意要点 1.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 物质的气、液、固三态的变化与反应热量的关系 * 2.ΔH的符号:比较反应热的大小时,不要只比较ΔH数值的大小,还要考虑其符号。 3.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当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相同时,参加反应物质的量越多,放热反应的ΔH越小,吸热反应的ΔH越大。 4.反应的程度: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状态相同时,反应的程度越大,热量变化越大。 * 利用叠加法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或计算反应热的一般步骤: 首先观察已知的热化学方程式与目标热化学方程式的差异:①若目标热化学方程式中的某种反应物在某个已知热化学方程式中作生成物(或目标方程式中的某种生成物在某个已知热化学方程式中作反应物),可把该热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颠倒,相应的ΔH改变符号;②将每个已知热化学方程式两边同乘以某个合适的数,使已知热化学方程式中某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与目标热化学方程式中的该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一致。热化学方程式中的ΔH也进行相应的换算;③将已知热化学方程式进行叠加,相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中的ΔH也进行叠加。 素养15 盖斯定律的重要应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