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鲁教版选修5《气象灾害.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思考:为什么亚洲每年全球发生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地区? 1、亚洲的东部、南部、东南部都为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 2、夏秋季常受台风影响,带来暴雨或特大暴雨; 3、大多数河流中下游为平原,河道泄洪能力差。 * * 一、台风 1、成因: 在热带或副热带海面温度在26°C以上的广阔洋面上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 形成在西北太平洋称为台风; 形成在印度洋和大西洋称为飓风。 2、分布: 亚洲东部沿海、亚洲南部和北美洲东海岸。 3、发生季节: 夏季和秋季 4、结构: 北半球逆时针,南半球顺时针; 5、危害: 强风、暴雨、风暴潮带来的危害 6、防御措施: 利用气象卫星加强监测和预报(RS技术) 若出现厄尔尼诺现象,则当年台风次数减少 下图是台风从东南向西北经过珠江三角洲某地时的风速变化示意图,回答1-3题。 1.台风什么时候最接近该地( ) A.14 B.16时 C.19时 D.22时 2.在19时风速突然降低是因为( ) A.台风减弱 B.台风中心经过 C.台风消失 D.台风停滞不前 3.当台风逐步接近该地过程中,风向最可能是( ) A.西北 B.东北 C.西南 D.东南 C B A 典型例题: 1.下图为登陆我国南部沿海地区的某台风路径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2)该台风在A、B两地引发的主要次生灾害有何不同?说明B地预防这些次生灾害的工程措施。 (1)台风过境A地前后,该地气压和风速有何变化? 气压先降低后增多 风速先增大后变小 A地风暴潮,B地会引发滑坡崩塌泥石流 植树造林 固坡护坡 63.下列选项中,台风风暴潮灾害严重的岸段位于 A.惠州南部、汕尾南部、揭阳东南部 B.阳江南部、广州南部、珠海东南部 C.湛江东部、中山东部、汕头东南部 D.茂名南部、东莞西部、潮州东南部 二、暴雨洪涝 1、成因: 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 2、暴雨形成条件: (1)充沛的水汽; (2)强烈的上升气流; (3)降水天气系统持续时间长。 3、分布: 世界:亚洲是每年全球洪水发生最多的地区。 中国:主要分布在南方和东部地区 4、危害: ①淹没农田,造成人员伤亡 ②经济财产受损 5、防御措施: 暴雨洪涝防御措施 项目 内容 监测 预报 防洪措施 工程措施 非工程 措施 利用气象卫星对暴雨、洪水进行监测 提高暴雨预报的准确率 ①修筑堤坝、整治河道②修建水库③修建分洪区 ①洪泛区土地管理 ②建洪水预报系统 ③预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 ④实行防洪保险等 三、干旱 1、成因: 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 。 2、分布: 全年全球范围都可能发生 ★频繁地区:全球干旱和半干旱区以及季风气候区 3、危害: 造成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4、防御措施: 采取多种防御措施: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结合的农业结构,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营造防护林,改进耕作制度 常考的中国旱灾: 春旱: 夏旱: 冬旱: 华北平原 原因:1、气温回升,蒸发旺盛; 2、雨带未到达,降水稀少; 3、此时,农业需水量大。 长江中下游平原(7、8月) 原因:受副高控制(反气旋控制) 珠江三角洲(华南) 原因:1、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 2、雨带撤走,受冬季风控制,降水少; 3、工农业需水量大。 ④ ① ③ ⑤ ② 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不受影响。(海南岛、台湾岛、四川盆地、广东、广西等地影响较小) 四、寒潮 1、概念: 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的冷空气过程 2、成因: 由强冷空气入侵造成 3、源地: 6、影响中国寒潮的路径: 中路、东路、西路 北冰洋地区、西伯利亚北部 一般出现在秋末至初春(冬半年),对农作物影响最大是秋季和春季。 4、发生季节: 5、对中国影响的地区: 降温使农作物受冻害,大风能吹翻船只,摧毁建筑物,破坏牧场;大雪、冻雨可压断电线、折断电杆,造成通信和输电线路中断,交通运输受阻 7、危害: 8、防御措施: 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船在大风前返航 提醒有关部门作防寒准备 1.2009年10月27日开始至11月初,冷空气分别从内蒙古和新疆开始影响我国,这两股冷空气于1O月31日“会师”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