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方案】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精讲 45分钟滚动测试卷 第3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湘教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考复习方案】2015届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精讲 45分钟滚动测试卷 第3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含解析)湘教版
45分钟单元能力训练卷(三)(考查范围:第三章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6分)图D3-1为我国某区域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1~3题。
图D3-1据图可推断乙形成时的古地理环境是( )浩瀚沙漠 B.冷湿沼泽温暖浅海 D.长寒苔原图中山地在地质构造上属于( )背斜成山 B.向斜成山块状山地 D.地堑关于甲、乙、丙、丁的叙述,正确的是( )按成因分类,甲、乙属同一类岩石 丙、丁生成的地质环境相同 丙、丁中含有化石乙受热变质成丙水平岩层指同一层面上各点的海拔高度相同或基本相同、未经变动且保持原始状态的沉积岩层。图D3-2(a)为某地水平岩层分布示意图,图D3-2(b)为该地地貌示意图。据此回答4~5题。
(a) (b)
图D3-2下列关于水平岩层的叙述,正确的是2的形成时间早于水平岩层1 ③水平岩层出露宽度取决于岩层厚度和地面坡度 ④同一水平岩层在山谷处分布的海拔最低图示区域水平岩层1不连续分布的原因可能是( )断裂抬升 B.背斜成谷流水侵蚀 D.岩浆活动读图D3-3,回答6~7题。
图D3-3图中代表地转偏向力的是( )若图示时间为7月,且虚线为海岸线,下列( )甲为印度低压,乙为夏威夷高压B.甲为亚洲高压,乙为阿留申低压甲为澳大利亚,其北部盛行西北季风甲为冰岛低压,乙为亚洲高压锋线指锋面与地面的交线,图D3-4反映某地区某年某月10日—12日的锋线移动情况。读图,完成8~9题。
图D3-4该锋面属于( )北半球冷锋 B.北半球暖锋南半球冷锋 D.南半球暖锋甲地气温最高出现在( )日日出前后 B.10日午后日午后 D.12日午后来自海底、陆岸和河流的无机盐类和有机碎屑D3-5为世界海洋中的原始生物产率(单位:克有机碳/平方米·年)分布图。读图,完成10~11题。
图D3-5海洋原始生物产率( )赤道海区最低西风带海区和寒流流经海区特别高暖流流经海区最高中低纬远离大陆的深海区中等11.地处海沟附近的甲海区,成为原始生物产率特高产区的主要原因是( )有广阔的大陆架寒暖流交汇使海水上下扰动深层海水不断上涌大江大河带来大量的营养物质年3月22日是第21届“世界水日”,其主题是“水合作”,第26届“中国水周”的宣传活动同日也拉开帷幕。2013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主题是“节约保护水资源,大力建设生态文明”。据此回答12~14题。 水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世界上水资源的数量本来就很稀少 ②世界上水资源的数量不少,但地区分布不均 ③部分地区的水污染十分严重,为水质型缺水 ④人口的急增和经济的发展,对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③④ D.①②④ 新加坡为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之一,其原因主要是( )新加坡的年降水量十分稀少 新加坡的年降水量虽十分丰富,但境内没有大河和大的湖泊 新加坡的年降水量虽十分丰富,但地区分布与季节分配都十分不均匀 工业高度发达,环境污染严重 世界上缺水国家或地区的共性是( )降水量稀少蒸发量大 远离海洋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不足二、非选择题(共44分)(22分)图D3-6示意某地(51.2°N,0.2°W
图D3-6(1)推测该地气温的日变化特征,并简述原因。(12分)(2)该地降水季节分配均匀,但冬雨较多,试分析原因。(10分)(22分)图D3-7为某区域简图,读图,回答问题。
图D3-7(1)简述该区域的地形特征。(6分)(2)图中乙海域7月份洋流的方向是什么?试从气压带、风带移动角度分析其成因,并分析这种洋流对沿岸陆地环境的影响。(16分)45分钟单元能力训练卷(三) 2.C 3.A [解析] 第1题,乙为石灰岩,属沉积岩,是在地质时期温暖浅海环境中形成的。第2题,图中山地与南北两侧地形区之间有断层分布,南北两侧地形区相对下沉,中间山地相对上升,形成块状山地(地垒)。第3题,甲为砂岩、砂砾岩,乙为石灰岩,按成因分类,两者都属于沉积岩。玄武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喷出岩),花岗岩是岩浆侵入地壳上部冷凝而形成的(侵入岩),二者生成的地质环境不同;岩浆岩中没有化石;石灰岩受热变质形成大理岩。 5.C [解析] 第4题,5题,对于水平岩层1的分布特点,需要对该岩层在等高线图上的特点与景观图对应起来进行分析,即可得出正确的结论。如果没有注意到题目当中“未经变动且保持原始状态的沉积岩层”这一信息,则会误选A。 [解析] 水平气压梯度力与等压线垂直,因此①为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所以③代表地转偏向力,②为风向,④为摩擦力。 [解析]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