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chán) 阑姗B.辜(gū) 洗涤
C.偬(zǒng) 徘徊D.喟(wèi) 婆娑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衰落 寥寥 幽深B.衰老 寥寥 幽微
C.衰老 寥落 幽微D.衰落 寥落 幽深
3.在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天上鳞鳞的云片都镶着金边
②天却旧晴了
③一钩新月挂在城头
④第四天晚上离开苏州时
A.④②③①B.③④②①C.④③②①D.③①④②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令人尊敬是需要条件的,只有跟人民群众上下其手,把群众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才会得到人民的颂扬,得到人民的尊敬。
B.一般说来,事物的成长发展往往有其规律,而那些违背规律的速成往往会先天不足,无异于揠苗助长。
C.人们对翡翠饰品的认定还存在较强的主观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很多人造翡翠饰品注入市场,以致鱼龙混杂。
D.在韩国,最近抗议总统朴槿惠的游行示威活动持续升温,许多示威者滥竽充数,紧握拳头,高呼口号。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当前引起一时轰动的某些影视作品,也许在三年以后,甚至五年以后就会被人们忘得一干二净。
B.朗普当选美国新一届总统,其竞选团队发挥了周密组织、极力展现其能力,功不可没。
C.19日凌晨,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这是天宫二号自发射入轨以来与神舟飞船开展的首次将会对接。
D.为了更好地在新的形势下弘扬长征精神,各级地方政府要不断巩固和提高经济发展的成果,努力增进群众福祉。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浅谈中国文人画
文人画是中国古代具有深厚、全面文学修养的文人士大夫画家的绘画.它与民间传统绘画、宫廷画师的绘画都有着明显不同的特色, 文人画重主观意念、重表现、重写意的美学思想似乎是中华民族艺术特定的遗传基因,早早就存在于中国画的艺术理论与创作实践中了。
傅抱石先生也有这样的描述:他讲文人画第一是文(诗),第二是人(人品),第三是画(技法)。其实这其中就包含了人的学问、道德人品和绘画技法三层意思,中国艺术讲究“画品即人品”,强调人的人品、道德、学问与绘画的统一,强调画家的人品和才情是第一位的,这具有浓厚的人文价值,似乎就是中国艺术精神之所在。
关于文人画的起源,画坛普遍认为北宋时期是文人画创作形成自觉意识和成熟的时期。北宋大文豪苏轼首先提出了士人画的概念,他在一段画跋中写到:“观士人画如阅千里马,取其意气所到。乃若画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枥刍秼,无一点俊发,看数尺许便倦。汉杰,真士人画也。”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苏轼不仅提出了“士人画”的概念,还明确界定了“士人画”与“画工画”的不同,他认为“士人画”重意气,而画工画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枥刍秼”而已,无一点俊发。画工画只知道画表面形体,只得到些皮毛,是对自然事物的描摹,无“意气”,所以“看数尺许便倦”,而士人画则有深度,取其内在意气而不重表面皮毛,所以“真士人画也”。这是文人画与画工画在创作意图和表现形式上的不同。
之所以说文人画在北宋时期发展完备,是和这一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的。首先宋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经济等空前繁荣的时期,中国的封建社会可以说发展到了顶峰期;其次佛教自唐传入中原大地后,经过本土化发展,到了宋代,其中最盛行的一支——禅宗与中国传统的儒、道思想相融合,形成了一种新的学说——理学,也正是在这种文化大繁荣的基础上出现了“逸格”的说法,讲究“逸”美,这也正是文人画的主旨思想,所以说文人画形成于这一时期是有其历史发展的必然性的。
文人画发展到元,出现了黄子久、王叔明、倪元镇、吴仲圭四大家,这让文人画达到一一个历史的繁荣期。后世的文人士大夫多以元四大家为师,如清初“四僧”之弘仁,便以师法倪云林著称。而“四僧”之石涛也深受其影响,其作品集合了儒道禅三家思想,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并将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推向了历史的最高峰。他的绘画著作《画语录》,更是中国山水画发展乃至中国艺术美学史上一部重要的著作。
经过元明清几代的发展,文人画可以说到了清代发展到了高峰期,出现了以石涛、八大、弘仁、髡残“四僧”为代表的“野逸派”,同时也出现了以王时敏为首的“四王”吴恽的“拟古派”,。“拟古派”在这一时期占据着清初画坛的正统地位,他们的“泥于古”而缺乏创新,所以使画坛摹古之风日盛,虽然一定程度上弘扬了传统文化,但却束缚了画家个性的发挥,往往容易陷入泥古不化的境地,所以石涛针锋相对的提出了“尊受论”、“搜尽奇峰打草稿”、“我之为我,自有我在”等观点,强调画家要尊重自己的感受,“先受而后识”,如果忽视了自己的感受而一味的描摹古人的作品,那就会失去自我,反为古法所累,正所谓“借古以开今”,要坚持“古为今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