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概论考前知识点重点整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引用施拉姆的一段话,“我们研究传播时,我们也研究人---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与他们所属的集团,组织,社会之间的关系;研究人们怎样相互影响,受影响,告知他人和被告知,教别人和受别人教,娱乐别人和受到娱乐。要了解人类传播,我们必须了解人是怎样相互建立联系的。”这段话指出了传播学关注的许多问题,也指出了传播学作为社会科学的性质。
2.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论述阶级社会中的精神生产时明确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隶属这个阶级的.
3.1)在公元105年,中国东汉时代的蔡伦在前人基础上创造了植物纤维纸。
2)印刷术的发明标志着人类已经掌握了复制文字信息的技术原理。
3)15世纪40年代,德国工匠古登堡在中国活字印刷和油墨技术的基础上创造了金属活字排版印刷,并把造酒用的压榨机改装成印刷机,才使文字信息的机械化生产和大量复制成为可能。
4)古登堡的印刷术标志着印刷时代的新纪元。
5)施拉姆指出:“书籍和报刊同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是联系在一起的。报纸和政治小册子参与了17世纪和18世纪所有的政治运动和人民革命。正当人们越来越渴求知识的时候,教科书使得举办大规模的公共教育成为可能。正当人们对权力分配普遍感到不满的时候,先是报纸,后来是电子媒介使普通平民有可能了解政治和参与政府。
4.1844年,当美国第一条电报线路开通,莫尔斯从华盛顿向巴尔的摩发出了世界上第一封电报时,他的电报内容是《圣经》中的一句话:“上帝,你究竟创造了什么!”
5.贝尔把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分为“前工业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三大阶段。
6.媒介的延伸论是什么?
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人的延伸”。媒介与人的关系是相对独立的,反过来对于人的感知有强烈的影响,不同的媒介对不同的感官起作用。书面媒介影响视觉,使人的感知成线状结构;视听媒介影响触觉,使人的感知成三维结构。?
3)缺陷:单向直线模式,没有提供反馈渠道,没有揭示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
17.1949年,信息论创始人、数学家香农与韦弗在《传播的数学理论》一起提出了传播过程的数学模式或香农-韦弗数学模式。
18. 布鲁诺的自我互动理论
1)布鲁默是现代象征互动理论的集大成者,在1969年出版的《象征互动论》一书中,他提出了“自我互动”理论。布鲁默认为,人能够和自己本身进行互动,这就是人的自我互动。?
2)“自我互动”是个人与他人间社会互动行为的内在化,也就是与他人的社会联系或社会关系在自己头脑中的反映。不过,这种反映并不是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在头脑中的简单再现,而是具有独自的特点。?
3)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对我们理解社会传播与个人自我的关系有一定的帮助。从这一理论角度我们可以看出,人的传播不仅在个人与社会他人之间进行,而且在个人与自己本身之间进行,这就是人的自我传播,自我传播与人的其他类型传播一样,具有很强的社会性。
19.简述库利的“镜中我”理论。?
认为:镜中我也是社会我,自我认知状况主要取决于与他人传播的程度。?
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透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人的自我是在与他人联系中形成的。?
包括三方面:?
1).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
2).关于他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
3).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
20. 什么是集合行为?集合现象的发生的三个基本的条件是什么??名词解释
1)集合行为: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集合现象。如火灾、地震后的群众骚乱等。是一种非常态的群体行为。?
2)条件:a结构性压力?????
b触发性事件?
???? c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非常态的传播机制活跃化。
21.流言传播受哪些条件制约?
前期:R=?I×?A
流言流通量=问题的重要性×证据的暧昧性。
?后期修改:R=?I×?A?×U????
?流言流通量=与问题的关联度×社会成员的不安全感×环境的不确定性。
22.大众传播的特点; 简答题
1)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
2)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
3)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用传播学术语来说即“受众”。
4)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
5)从传播过程的性质来看,大众传播特别是以报刊,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
6)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