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系统的教育学复习资料.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育学资料
绪论
“教育”的含义 :1. 广义: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观念的活动。2. 狭义:指学校教育,就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使其受到预期的变化。3.再狭义:指思想教育活动。
教育的起源:(一)教育的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雷徒诺)、[英]沛西?能 观点:教育是扎根于本能而不可避免的行为(二)教育的心理模仿起源说 代表人物:[美]孟禄 观点:教育的实质就是一种心理的模仿过程。(三)教育的劳动起源说代表人物:[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等。观点:教育起源于社会的生产劳动,就是从生产生活劳动的实际需要中产生的。(四)教育的交往起源说(当代) 代表人:叶澜 观点:教育产生于人与人交流(生产生活经验)的需要。
第一类没有将动物与人区别开来,忽视了人的社会性和有意识性,
第二类忽视了学习者的主体性,忽视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反应和对知识的自觉建构。
第三类是对马克思有关劳动在人类的产生很大作用的误解。
第四类认识到了教育活动的本质。
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及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现代化的特征逐渐在教育上也反映出来:(1)教育的终生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事实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教育学的形成与发展:
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标志:(1)代表人物及代表作:[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德国]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2)学科专业术语的形成与规范;(3)学科研究方法的形成; (4)研究对象的确立。
1.教育学的萌芽期:(1)古希腊教育学的萌芽期:柏拉图《理想国》。(2)中国古代教育思想萌芽:代表人物及著作:孔子的《论语》。
2.教育学的雏形期:(1)我国的《学记》,对教育的作用、教育制度、教与学中的问题有精辟阐述。这编著作被中国教育界誉为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著作(2) [捷克]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对教育目的、作用、组织方法、班级授课以及教学原则和方法,做了系统论述。它标志教育学已经初步形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3.教育学的发展期:(1)[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提出教学的教育学理论。主张“教师、教材、课堂”三中心的“教师中心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奠基人。他的一系列主张在以后被称为“传统教育派”(2)[德]康德的《康德论教育》,理性思维的方法。实验教育学,代表人物:[德国]拉伊《实验教育学》、梅伊曼《实验教育学纲要》。主要观点:反对强调教育概念思辨的赫尔巴特教育学。提倡用实验心理学的方法研究教育,使教育学走上定量研究之路(3)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物及著作:[美国]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主要观点:教育即生活,教育即学生经验的不断改造,教育无目的。提倡新三中心,即儿童中心论。现代教育学派。
4.教育学的深化期:[美]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认知——情感—动作技能。布鲁纳《教育过程》,结构主义教育学;[苏]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南京师大《教育学》,叶澜《新编教育学教程》等。
第一章 教育功能
教育功能的涵义 : 教育在与人和周围环境相互影响中发挥的作用。指向教育活动已经或将产生的结果;强调教育活动引起的变化和作用。
教育功能分类 :(一)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二)筛选功能与协调功能;(三)基本功能与派生功能;(四)正功能与负功能。
(一)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1.个体功能:对个体的生存与发展的作用。2.社会功能:主要指教育的政治、经济、文化功能
(二)筛选功能与协调功能;1.筛选功能:教育就是实现人的优胜劣汰的过程,形成人的社会分层和职业分途。2.协调功能:认为筛选功能也是维持社会协调的需要,没有则社会反而混乱不协调。教育在形成人的发
(三)基本功能与派生功能; 1.基本功能:就是教育的根本功能,有稳定性,如培养人的功能。2.派生功能:通过对人的知识、职业、道德等的影响而派生出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功能。
(四)正功能与负功能。1.正功能——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五四新文化时期的教育、素质教育等2.负功能——八股教育、中世纪宗教教育、应试教育
个体发展:个体的人从出生到生命终止在生理和心理结构两方面有规律进行量变和质变过程。2.特征:①个体发展历史性与社会性;②个体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婴儿—幼儿—儿童——少年—青年—成年期)③个体发展相似性和差异性。④个体发展现实性与潜在性
影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