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地震并不可怕.doc

发布:2018-07-02约1.3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地震并不可怕,无知才可怕 沧海桑田,沉浮不定;天有不测,风云随起。芸芸众生,茫茫人海。唯有智慧是永恒的。 -------题记 地震是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它给人类带来的经济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它给人类带来的人员伤亡是惨不忍睹的。但在触目伤怀之余,细细回想,其实,地震并不可怕,人的无知才是真正的可怕。 是的,地震确实令人恐怖,而且来的又迅雷不及掩耳,但它也并非不可预知的。自先秦以来,我们的民间就流传了很多有关地震的谚语。如,“井水是个宝,前兆来得早。水位变化大,翻花冒气泡。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震前动物有预兆,老鼠搬家住外逃。鸡飞上树猪拱圈,鸭不下水狗狂叫。冬眠麻蛇早出洞,鱼儿惊慌水面跳。”“上下颠,在眼前;晃来晃去在天边。”……这些都是我们祖先们留下地震前兆的智慧结晶。如果我们懂得了这些,当地震要来临时,我们难道会乖乖地在房屋里坐而待毙吗? 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地震大岛国。从1994年到2003年,全世界发生过960次6级以上的地震,其中有220次发生在日本。但是,据统计,日本除了远在1923年的东京大地震有20万人丧生外,其余的他们几乎能“死里逃生。”究其何因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能够把防震减灾的知识、技能深入人心,渗透到各阶层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之中。就学校而言,日本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培养孩子防震救灾的意识,而且每个月至少还要进行一次防震演习。正是由于日本经常性、多样化和科学化的防震教育之下,日本的全体民众面对地震能镇定自若,从容应对。在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中只有二十几人丧生,令人惊讶的是,当时80%以上的生还者并不是专业救援团获救的,而恰恰是通过当地的民众自救、互救出来的,。由此可见,地震并不可怕,只要我们能熟练掌握好防震的知识和技能,往往就会化险为夷。 令人担忧的是,如今世上还有很多人胸无半点防震知识,面对地震麻木不仁,或视地震为猛虎,听地震而色变。一旦遇到地震,就会心慌意乱,乱了阵脚。据报道,本来只有3级的微震,而海地的某一学校由于恐慌乱逃,导致踩踏事件,造成师生伤亡竟达二百多人,这难道不是由于对防震的无知而酿成的悲剧吗? 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我国对防震减灾的举措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全国上下,通过防震墙报,防震讲座,防震演练,地震知识竞赛,防震征文比赛等多样化的形式大力宣传,使人们对防震减灾有了全方位的认识,从而大大减少了在地震中的损失。在汶川大地震中,被网民称为“最牛的校长”叶志平,学校所在的安县紧临地震最为惨烈的北川,附近的几所学校伤亡都很惨重,但是该校的师生却无一人伤亡。奇迹的面上是含笑的,而奇迹的背后不知凝聚着他们多少防震减灾的知识和汗水的结晶。 地动山摇何所惧?山崩地裂有何怕? 忆往昔,东汉时期,张衡就已经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为预测地震开了一代先河。 看今朝,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也鲜明预测出了我国的地震带,为我们预防地震指明了方向。 展未来,我们更是信心百倍,以智慧的光环为法宝,奋擎“防震减灾”的旗帜,迎挑战,攻难关,克险阻,创奇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