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六 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温度、紫外线、化学药剂、生物因素 )说课.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实验六 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一 温度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二 紫外线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三 化学药剂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四 生物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五 实验报告 一 温度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1 了解温度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与作用机制。 2 学习和掌握最适生长温度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二)基本原理 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必须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进行,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其代谢方式、生长速度甚至可能致死微生物。根据微生物生长最快的温度可以测定微生物的最适生长温度。不同微生物最适生长温度不同。 测定最适生长温度。 (三)实验材料 菌种:枯草杆菌 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琼脂斜面 1 接种: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斜面分别接种枯草 杆菌四支。 2 培养:已经接种的斜面分别置于4℃、20℃、30℃、 50℃四种温度条件下培养。 结果观察:待培养48小时后观察细菌生长情况并记录。 (四)实验内容步骤 二 紫外线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要求 1 了解紫外线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与作用机制。 2 学习检测紫外线对微生物生长影响的方法。 (二)基本原理 紫外线对微生物有诱发突变和致死作用,因紫外线照射剂量不同而异,低剂量用于微生物诱变育种,高剂量用于实验室或工作间消毒杀菌。紫外线照射剂量与照射光强、距离以及照射时间相关。 (三)实验材料 菌种:八叠球菌 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平板 (四)实验内容步骤 (1)制备菌悬液:取无菌水(5ml)一瓶,以接种环取八叠球菌菌种2环,混合均匀,制成悬液。 (2)接种:以无菌吸管取菌悬液2滴加于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平板上,立即用无菌刮铲涂抹均匀,然后用无菌黑纸遮盖部分平板。 (3)紫外线处理:紫外灯先预热15min,将已经接种的平板置于紫外灯下(平皿距紫外灯1米),打开皿盖,紫外线照射20min,取出黑纸,盖上皿盖。 (4)?培养:将平板置于28℃--30℃,培养48小时。 结果观察:观察平板上是否有纸形图案的细菌生长图象。 紫外灯照射20min后取出黑纸。 30℃培养 24-48小时 黑纸 三 化学药剂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要求 了解某些化学药剂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学习其实验方法。 某些化学药剂(消毒剂)抑制或杀灭微生物,其效应强弱与试剂类型、浓度、作用时间以及作用对象有关 ,有些药剂在浓度极低的情况下仍然有较强的作用。 (二) 基本原理 (三)实验材料 试剂:HgCl2(0.1%) , CuSO4(0.5%)。 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平板。 菌种:八叠球菌。 (四)实验内容步骤 1 倒平板:将融化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50℃)倾注入无菌平皿,冷凝成平板。 2????制菌悬液:同紫外线实验。八叠球菌。 3 接种:用无菌吸管吸取少量菌悬液,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平板上接种1--2滴,用无菌刮铲将菌液涂布均匀。 4 加滤纸:取圆滤纸片3张,一张沾无菌水,其余两张分别沾一种药剂,风干后在平板上分区放置,并在平皿皿底作标记——药剂名、浓度、组号。 5 培养:将平板倒置于28℃--30℃培养2--3日。 结果观察:观察平板是否有抑菌圈,并通过抑菌圈直径大小推断药剂的抑菌作用的强弱。 生物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要求 了解青霉素的抗菌范围,学习抗菌谱试验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 微生物之间存在拮抗。微生物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如青霉素等抗生素可以选择性抑制或杀死其他微生物。不同微生物的抗菌谱不同。 (三)实验材料 试剂:青霉素溶液(80万单位/ml)。 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平板。 菌种:大肠杆菌,枯草杆菌。 (四)实验内容步骤 1 制平板。 2 用镊子将无菌滤纸条浸入青霉素溶液中(取出时沥去多余溶液),取出滤纸贴在平板上。 3 用接种环从滤纸条边缘垂直向外划直线接种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 4 培养观察结果:37℃倒置培养1天后,记录细菌生长情况。 该试验注意事项见实验指导书。 四 实验报告 1 温度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菌名 4℃ 20℃ 30℃ 50℃ 枯草杆菌 注:记录生长情况用符号表示: -:不生长; +:生长差; ++:生长一般; +++:生长良好。 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结果、结果分析 记录实验结果并对之分析 2 紫外线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说明平板上是否有纸形图案的细菌生长图象。 并绘图表示。 3 化学药剂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记录实验结果并对之分析: 菌名 HgCl2(0.1%) CuSO4(0.5%) 无菌水 八叠球菌 注:用直尺测量抑菌圈的直径大小记录入表格。 4 生物因素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