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专题九;经济结构;单元结构;【典型例题】(2010·天津河东高三一模)公元前3世纪晚期经过多年的兼并战争,秦统一中国后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这一制度一直沿袭了两千多年。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
A.科技的不断创新
B.自然经济占主体地位
C.发达的现代农业生产
D.发达的对外贸易
解析: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是建立在封建经济基础之上的,自给自足、分散脆弱的封建自然经济是其存在的经济基础。
;【典型例题】(2010·辽宁锦州高三质检二)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
反映了我国古代( )
A.非常重视祭祀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考点一 发达的古代农业;谓之神农何?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
——[东汉]班固《白虎通》卷一;采集经济;史料解读 ;【典型例题】(2010·广州综合测试二)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
A.精耕细作 B.刀耕火种
C.男耕女织 D.铁犁牛耕
解析:D,最能代表我国古代传统农业的是封建社会时期的农业,B是原始农业,所以排除。A是耕作的特点,不是耕作方式。C是小农经济的经营方式即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的简单分工。D才是耕作方式。
;二、农业的耕作方式的演变;【高考真题】(2010·天津文综1)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
?
?
?
?
图1 图2
A.铁犁牛耕的出现 B.耕犁技术的成熟
C.精耕细作的开始 D.单位亩产量提高
解析:从“二牛抬杠”到曲辕犁,很明显是犁耕技术的进步,
;变化原因:;1、概念:
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采用先进的技术设施,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请你最少用两种方式对下列农具加以分类;1.从材质方面看:
石、骨、木器等→青铜、铁等金属农具
2.从制造工艺方面看:
打制→磨制→冶炼、铸造
3.从牵引动力方面看:
人力操作→畜力→自然力牵引;1、商周时期:集体劳作; (3)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有利与不利因素;考点一 发达的古代农业;历史时期;周王;井田制瓦解;均田制;徭役
兵役
;【合作探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⑴土地制度:
封建土地私有制;
⑵经营方式:
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
⑶经济形态: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⑷耕作方式:
铁犁牛耕;
⑸耕作技术:
精耕细作。;1、原因
①中原人口大量南迁;
②南方社会环境相对安定;
③南方经济潜力巨大;;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是古代经济发展的一大特点。请回答14~16题。
14魏晋南北朝以来,曾经发生过三次北农南迁的高潮,共同原因是( )
A.严重的社会动乱 B.自然环境恶化 C.民族矛盾激化 D.封建统治严酷
; 15.北农南迁是推动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因素之一,这主要是因为( )
①南方蕴涵着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 ②为南方经济开发补充了大批劳动力 ③农业发达地区的生产技术传到南方④有利于先进生产工具在南方的传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6.江南经济开发是我国古代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下列各项促进江南开发和经济重心南移的有( )
①魏晋以来的北方人口南迁②京杭大运河的开通 ③宋代政治中心的南移 ④唐宋海上贸易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以史为鉴】
当今中国农村人口膨胀,农民生活条件急需提高,如何处理好“三农”问题是中国社会走向和谐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回顾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历程,结合农业发展现状,谈谈你的看法和建议。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必须要落实科学发展观;
精耕细作和现代科学相结合;
因地制宜,发挥各地特色优势;
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
完善水利设施,政府重视;
政府应减灾减负。
……
;区别: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高考真题】(2010·广东文综13)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