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6-2017学年度教学教研工作意见(成品稿).doc

发布:2018-06-20约12.8万字共15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6~2017学年度建湖县中小学 教学教研工作意见 为加强对全县中小学教学教研工作的管理和指导,根据教育局工作计划和重点工作,结合我县中小学教学教研工作实际,特提出本学年度中小学教学教研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质量提升为核心,深入推进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效益;以精细管理为立足点,继续创新调研视导方式,切实落实教学常规和学习常规;以教科研活动为载体,进一步优化研究手段,提升“善教会学、减负增效、全面发展”的科研内涵,促进教师队伍的快速优质成长。 二、总体思路 1.围绕“一个中心”:全面提升我县的教学教研质量。 2.明确“两类目标”:一是高中阶段:高二学业水平测试生均加分有所增加,高考本科达线率在全市各县(市、区)位次前移;二是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和初中学业水平测试各项指标(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均不低于全市各县(市、区)前三名,中考综合指标在全市各县(市、区)中“保三争二”。 3.突出“三个要点”:一是抓准工作的着眼点:突出高三阶段的备考,加强高中优生培养,致力高中教学质量提升;夯实初中学业基础,研究“衔接教学”,实现三个学段教学的有机对接;强化小学阶段学习和行为习惯的养练,开发学生智商、情商,为学生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二是抓实工作的着力点:提升优秀率,提高平均分,抓牢达标率,降低低分率。三是抓住工作的落脚点:深度推进“两个有效”工作,坚持不懈抓“两个常规”的落实,持之以恒、强力推进“教科研计划”的实施。 4.实施“四大工程”: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教学研究提升工程,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工程,教师专业水平提升工程。 三、工作要求 通过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推动教学教研工作的有效开展,以促进教师的全员参与,尽快形成“以博学善教为荣,以误人子弟为耻”的良好教学教研氛围,同时加大规章制度和管理细则的实施力度,提升督导、考评和奖惩的执行效度,努力使全体教师聚焦课堂,潜心教研,增强内功,为形成个人教学风格、锻造学校品牌、形成县域特色奠定坚实基础。 四、具体措施 (一)深化课程改革,提升教学效益。 1.进一步加强课程的开设与管理。要通过扶植薄弱课程、优化重点课程、强化校本课程来规范和提升课程实施的水平。首先,要强化对薄弱学科和教学薄弱环节的调研监管。对思品、历史、地理、生物、科学、体育、音乐、美术、计算机、综合实践课、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不仅要能达到国家、地方课程设置方案中规定的课时数,而且要配齐任课教师,要加强对兼职教师的兼任学科业务技能培训,要让他们不仅能上课,且能上好课,从而促进学科均衡,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根据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今年全县从小学到高中使用统一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不同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使用。课程开设可以以选修课、活动课或专题讲座形式。课时可在校本课程或思想品德及班会课程时间中安排。同时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培训,包括理论知识学习、操作技能训练、案例分析和实践锻炼等内容。其次,要优化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重点课程。要通过有计划的推进相关学科名师培养工程,打造各学校的特色课程、品牌课程,尽快形成我县重点课程优势。第三,规范校本课程。在目前基础上,每所学校至少开发建设一个有质量的校本课程,要明确校本课程教师,形成较为系统的校本教材,不断创建特色、精品校本课程。 2.全面落实“让学引思”的教学主张与要求。要树立“为促进学生终身发展而教”的理念,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研讨活动,引领教师实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强化学生主体地位,突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验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思维品质,让学生会学、想学、乐学,培养学生“三思而后动”(思想的动,思维的动,思考的动)的良好学习习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教学中真正绽放生命的色彩。 3.深度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各学校要结合本校实际围绕课堂教学开展研究,积极建构符合本校实际、体现创新要求的高效课堂范式。促进教师教学反思与行为的及时跟进,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适时组织优质课教学竞赛、“同课异构”教学观摩、专题式课堂教学研讨等活动,促进课堂教学不断提质增效。课堂教学中,务必要做到“四个关注”,即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有效组织,关注学生学习方法的有效培养,关注师生互动的有效生成,关注课堂目标的有效达成,以学定教,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会学”,凸显以“学生发展为本”理念。同时坚持形式多样、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多元+特色”作业,倡导“当堂作业”,力求“分层作业”、“有效作业”,坚决反对重复的无效作业和惩罚性作业。 (二)加强质量监控,细化过程管理。 1.要进一步创新教学调研视导方式,促进教学过程管理的精细化和实效性。本学年,在原有定期集中调研视导的基础上,根据阶段教学要求,对高中和部分初中、小学进行侧重点不一、形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