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分离与除杂2..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
【复习目标】
1.知道物质的分离和除杂的基本原理。
2.会进行物质除杂的实验设计及评价物质分离和提纯的实验方案。
【概念梳理】
物质的除杂:是根据物质之间的性质差异,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杂质除去的过程。
(是一种常见的中考题型,选择题,分值为2分,考查的内容广泛,题目灵活多变,主要针对试剂的选择和实验操作的考查)
1.除杂原理:将混合物中的某组分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除去而得到纯物质的方法。
2.分离原理: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将混合物中各组分一一分开的方法。
3.除杂的三个原则:不增(不增加新杂质),不减(不减少主要成分),易分离(反应后,物质状态不同,便于分离)
【知识储备】
1.除杂方法:
物理方法:(1)固(不溶性)、液分离或固(不溶性)、固(可溶性)分离时: 法
例:粗盐提纯;
(2)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的物质分离时: 法,
例:KNO3溶液中混有少量的NaCl时,如何得到纯净的KNO3 晶体?
要在氯化钠溶液中析出氯化钠晶体,应采取何种方法?
化学方法:(1)互变法------通过适当的方法,把欲除去的杂质转变为所需物质,这样不仅除了杂质,且增加了纯净物的量,可谓一举两得,因此是诸多方法中的最佳方法。
例:除去KNO3溶液里的KOH杂质,可加入适量的 溶液,有关方程式为 。
分析:除去KNO3中混有的KOH杂质,实质上是除去OH-,所以可选加酸溶液,与之发生中和反应,即可把杂质变为KNO3,但只能选用HNO3,而不能用其它酸,否则,除去了OH-,却引进了新的杂质。
(2)彻底法------加入适当的试剂,把欲除去的杂质彻底反应掉,且易分离
例: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锌粉
分析:可根据铜和锌金属活动性的不同,铜不跟酸溶液反应,而锌能溶于酸,故可加入盐酸与稀硫酸将锌彻底除去,再通过过滤得到铜粉。
2.气体的净化和干燥
写出O2、CO2、NH3、H2O、CO、H2等六种气体的吸收方法:
O2: CO2:
NH3: H2O:
CO: H2:
【典型例题】
1、除去下列物质中括号内少量杂质的方法,合理的是( )
A.CaO(CaCO3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B.CO2(CO):在氧气中点燃
C.H2(HCl、H2O):把混合气体通过盛有足量生石灰和烧碱混合固体的干燥管
D.KNO3(K2SO4):溶解,加入过量的硝酸钡溶液,过滤
分析:在A中,CaO和CaCO3都能与稀盐酸反应;B中,CO2中混有的少量的CO不能燃烧;在C中,HCl和H2O通过盛有足量生石灰和烧碱混合固体的后,全部反应且没有气体生成,而H2与生石灰或烧碱都不反应,得到纯净的H2;在D中,反应后会留下“过量”的硝酸钡溶液。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杂质,将所加试剂及操作方法写在括号里。
(1)NaOH中混有Na2CO3 ( )(2)炭粉中混有CuO ( )
(3)CaCO3中混有Na2CO3 ( )(4)稀盐酸中混有少量硫酸 ( )
(5)Cu中混有少量铁( )
分析:(1)加水成溶液,向溶液中加适量的石灰水,待沉淀碳酸钙完全析出,再进行过滤而除去,滤液加热蒸发得纯氢氧化钠。
(2)向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盐酸或硫酸溶液,使氧化铜变成可溶性的铜盐,过滤,则在滤纸上得到纯净的炭粉。
(3)向混合物中加水,碳酸钠溶于水,过滤,洗涤,在滤纸上得到纯净的碳酸钙。
(4)向混合液中加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出硫酸钡沉淀,得到纯净的稀盐酸。
(5)向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硫酸铜溶液,过滤洗涤,在滤纸上得到纯净的铜。
【中考题典】
1、欲采取化学方法除去下表第栏内4种物质中的(括号内为杂质),请分别从第Ⅱ、Ⅲ栏内选取合理选项溶液(AgNO3) ③ ④NaCl固体(NaOH) ④ 2、选择恰当的试剂或方法除去括号内的杂质。
(1)Cu(CuO) ; (2)Cu(Fe) ;
(3)NaCl(CuCl2)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