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二单元醇酚-基团间的相互影响.ppt

发布:2017-05-18约1.61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烃 的 衍 生 物 烃 的 衍 生 物 第二单元 醇 酚 醇的性质和应用 酚的性质和应用 基团间的相互影响 基团间的相互影响 实验 —CH3 高锰酸钾的酸性溶液 高锰酸钾的酸性溶液 —COOH 高锰酸钾的酸性溶液 H—CH3 × ×   通过苯与甲苯、甲苯与甲烷的性质差异,可知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存在着相互的影响   将苯、甲苯与甲烷分别加入(或通入)到高锰酸钾的酸性溶液中,充分接触后,有何现象? 无现象 褪色 无现象 基团间的相互影响 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NO2 + H2O + HNO3 浓硫酸 60℃ + 2HNO3 浓硫酸 100~110℃ /NO2 + 2H2O \NO2 | NO2 CH3 | NO2 O2N + 3H2O CH3 | + 3HNO3 浓硫酸 100℃ 基团间的相互影响 烃基对烃基的影响 —CH3 -CH3受苯环影响,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苯环受-CH3影响而使邻、对位的氢易被取代。 基团间的相互影响 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Br + HBr + Br2 FeBr3 + 3Br2 OH | ↓+ 3HBr OH | | Br —Br Br— 基团间的相互影响 观察与思考(P76) 苯 苯酚 反应物 反应条件 被取代的氢原子数 反应速率 1.取两支试管,向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无水乙醇,另一支试管中放入少量的苯酚,将它们置于同一热水浴中加热。热水浴的温度约为50℃。待苯酚熔化后,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绿豆粒大小的金属钠。观察实验现象 苯、液溴 苯酚、浓溴水 催化剂 通常条件 1或2 3 较慢 很快 2.比较苯和苯酚的溴代反应,填写下表 基团间的相互影响 交流讨论 以上事实说明:尽管在苯酚和乙醇分子中都存在羟基,但是这两种物质与钠反应的剧烈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苯酚和苯都含有分换,但苯环上的氢原子被取代的难易程度存在明显差异。你能对上述事实做出解释吗?请阐述你的观点,并通过适当方式与同学交流。 有机物分子中基团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基团间的相互影响 烃基对官能团的影响 CH3CH2—OH —OH 呈中性 呈酸性(苯环对-OH的影响) 〔解释一〕苯酚、乙醇均有羟基,为什么苯酚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能反应? 原因:苯酚中苯环使羟基O—H键极性变大,可以部分解离出氢离子而表现出酸性。 基团间的相互影响 官能团对烃基的影响 —OH 不和溴水反应 和浓溴水作用产生白色沉淀(-OH对苯环的影响) 〔解释二〕虽然苯和苯酚都能发生溴代反应,但苯酚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而苯不能与溴水反应,为什么? 原因:羟基使苯环变得活泼,易在相对于羟基的邻、对位发生取代反应) 基团间的相互影响 举例    O    || CH3—C —OH中的—OH受 O || —C— 影响 CH3—CH3难以去氢。 CH3CH2OH较易发生烃基上的氢和羟基之间的脱水(-OH对乙基的影响)。 CH3CH2Br较易发生烃基上的氢和Br之间的脱水(-Br对乙基的影响)。 使得-COOH的氢较易电离,显酸性。 从而是乙酸的酸性比苯酚还强。 基团间的相互影响 有机物分子中基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物质化学性质的不同,下列事实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 A.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乙烷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C.苯酚的酸性比乙酸弱 D.苯酚与溴水在常温下就可反应,苯需要与液溴且铁作催化剂的条件下才反应 B 烃 的 衍 生 物 烃 的 衍 生 物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