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1章税收的定义.本质及特征.ppt

发布:2017-04-21约1.37千字共2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 税收的定义、本质及特征;第一章 税收的定义、本质及特征;第一节 税收的定义; 二、对税收定义的理解 {理解是为了更好地记忆} 1、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重要手段 ※ 历史上,奴隶制国家有王室收入,封建制国家有官产收入、特权收入,资本主义国家有债务收入,社会主义新中国有国企上交利润等各种形式; ※ 目前,税收收入在我国国家财政收入中已占有95%以上,在日本占91%,英国占96%,美国占98%。 ;真题回放; 2、税收交纳的形式是实物或货币 税收最早是以实物形式交纳的,然后发展到实物与货币形式共存,发展到今天,几乎是以货币形式交纳。 试想:如果现在全部采用实物缴税,将会是怎样的情形? 【领会:货币交纳的形式】;三、税收名词的演进; 2、租税 在古代,税与租的含义是通用的。所谓的租税合一,在很长一段时期里,人们一直使用“租税”这个名称。 3、捐税 捐是一种自愿的交纳,后来由于用于筹措军饷、赈济灾民等工程而带有强制性。 引申:清朝统一新疆后,自乾隆年间开始,新疆的军饷采用各省分摊的形式,名为“协饷”。; 4、赋税 赋在古代有特定的含义。由字的组成可以看出(“贝”加“武”字组成),用来满足军事需要征收的军需品叫做赋。之后,才逐渐混用,通称为赋税。 5、课税 课税有两种含义: 一是做名词用,是我国历史上的渔课、盐课等税收。 二是做动词用,是“征收”的意思,念第一声。 【领会:税收名词的逐渐演变过程】;第二节 税收的本质; 【考核形式:领会】税收本质的具体意义和内涵 1、税收是对社会产品的分配 税收的分配是以社会产品为对象的。 社会产品价值由C+V+M三个部分构成: C→生产中被消耗掉的产品价值补偿部分; V→是必要产品,用来满足劳动者及其家属的生活、学习和劳动力再生产; M→是剩余产品价值。 显然,税收应以剩余价值产品为分配对象。; 2、税收是凭借国??政治权力实现的特殊分配 税收不是一般的分配,它是一种特殊的分配。它是以国家为主体,凭借国家政治权力,以实现国家职能为目的的一种分配形式。 首先,税收分配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主体); 其次,税收分配是凭借国家政治权力的分配(凭借手段); 再次,税收分配是为了实现国家职能(目的)。;无偿性 强制性 固定性;无偿性 强制性 固定性;无偿性 强制性 固定性;(二) 税收“三性”的相互关系 【考核形式:领会】;二、税收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区别;(二)税收与国债的区别;(三)、税收与货币财政发行的区别;三、税与费的区别;区别;小结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