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游褒禅山记_实用答题.ppt

发布:2017-02-22约6.79千字共5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自然段 “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 “其文漫灭” “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在本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这一观点是怎样演绎而来的? 仆 碑 其文漫灭 音 谬 古书之不存 谬 其 传 何可胜道也哉 观点: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逻辑严密 第四段:写由仆碑而得的感悟 ——议 翻译第五段: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 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 记。 籍贯 姓 名 字 第五段:补叙同游者 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样写在文尾,能使行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这也是古人写游记常用的格式。 同游的四个人是: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安上,字纯父。至和元年七月,临川人王安石记。 课文内容总结: 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主旨,例如《醉翁亭记的 ,就最能代表作者的意图。 问:《游褒禅山记》能否用一句话概括其主旨?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 请你结合课文与自己的实际感受,说说完成一件事需要那些条件,对于成功的重要性.你认为哪个条件最为重要? 议一议: “志” “力” “物” 1、慧褒始舍于其址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3、距其院东五里 4、有泉侧出 5、入之甚寒,问其深 6、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7、火尚足以明也 8、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名作动,筑舍定居 名作动,命名 名作状,往东 名作状,从旁边 形作名,深度 名作动,识其本名,说明白 形作动,照明 谬,使动用法,弄错,使……错。传,动作名,流传的文字 词类活用 课堂练习 非常 于是 至于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于是余有叹焉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请他,于是他来了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非常好 至于小李,你就别管了 不同寻常 意外的事故 十分 对于这种情况 在此 顺承连词 至——到 于——引出处所 到了…的结局 以致于 另提一事 古今异义 十一 学者 所以 数 字 十分之一 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治学的人 表结果 ……的原因 用来……的(表凭借) 古今异义 回上层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由山以上五六里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火尚足以明也 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无物以相之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以 介词、因为 连词、因为 连词、而、修饰 连词、修饰 连词、用来 连词、表并列,而 连词,用来 介词、因为 以的用法 回上层 于 在 在 对于 对于 比 向 被 于的用法 始舍于其址  于人为可讥 于是余有叹焉 余于仆碑 师不必贤于弟子 求救于孙将军 君幸于赵王 回上层 1、以故其后名之曰 2、距其院东五里 3、独其为文犹可识 4、问其深,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5、盖其又深, 则其至又加少矣 6、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 7、其孰能讥之乎? 其 “ ”字的用法 代词,那,指褒禅埋葬时 代词,这,指慧空禅院 代词,它,指仆碑 代词,它,指洞穴 代词,它,指后洞 代词,他们,指古人 代词,他们,指游客 代词,那些,指好游者 副词,加强反问语气,难道 8、而余亦悔其之 9、既其出 10、视其左右 11、谬其传 12、咎其欲出者 13、吾其还也 14、其可怪也欤 15、路漫漫其修远兮 16、…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代词,指自己 助词,无义 代词,它,指洞壁 代词,它,代山的名称 代词,那些,指欲出者 其 “ ”字的用法 副词,表商量语气,还是 副词,加强反问语气,难道 代词,其中 助词,调节音节,无义 17、亦各言其志也 18、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9、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20、安陵君其许寡人 21、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22、其皆出于此乎 23、其业有不精…心不若余之专耳 24、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 连词,表选择,相当于“是…还是…” 代词,自己的 代词,这种 副词,表祈使,一定 副词,表揣测,恐怕,大概 表假设,如果 代词,你的,指赵太后 副词,表祈使,一定 其 “ ”字的用法 助词 人称代词 其 “ ”字的用法 他(们),它(们)(的) 你(们),你(们)的 我(们),自己(的) 指示代词 这(里),那(些) 其中 表选择:是…还是… 表假设:如果,假如 代词 连词 副词 表商量:还是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