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方向) 包装工程专业教学计划.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软件工程专业(“1+3”模式)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面向WTO为初衷,立足高起点、高质量,培养
离散数学、数据结构与算法、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操作系统原理、数据库系统原理、大型数据库技术及应用、编译原理、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导论、面向对象技术与UML、软件需求管理、软件体系结构、软件质量与测试、软件项目管理、软件设计模式、Java企业级开发技术、Linux平台及应用等。
五、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
必修课课内实验、上机216学时(不含“中国近代史纲要”的8学时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32学时课内实践);单独开设的实验课和实践课8学分(含英语视听说实践、软件工程项目综合实践);软件工程职业基本素质训练1学分;课程设计5学分;讲座2学分;认识实习1学分;毕业实习3学分;毕业设计(论文)13学分;课外科技和实践活动5周。
六、毕业规定
1.毕业标准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深刻理解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达到德育的培养目标;
2)在规定的年限内修满教学计划所规定的课程及学分,其中后三年的必修课(含实践教学环节)学分达到125学分,四年的选修课学分不低于38学分;
3)达到国家教育部要求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检测标准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
2.学位要求
符合兰州交通大学学籍学位管理条例要求的将获得工学学士学位。
七、知识体系结构及学分分配
课程
体系 知识体系 学分 比例 备注 必修 选修 合计 理论教学 通识教育 人文社会科学 11 2 13 10.4% 理论教学选修课学分占理论教学总学分比例 30.4 %
(人文社会科学、经济管理、知识拓展类选修课下限学分打通合计要求,但每类中须至少选修一门)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自然科学基础类选修课下限学分打通合计要求,但每类中须至少选修一门) 经济管理 0 2 2 1.6% 知识拓展 0 3 3 2.4%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0 0 0 0% 自然科学基础 9 3 12 9.6% 外语 8 3 11 8.8% 体育 4 0 4 3.2% 小计 32 13 45 36% 专业教育 学科基础 28 9 37 29.6% 专业基础 19 12 31 24.8% 专业方向 8 4 12 9.6% 小计 55 25 80 64% 理论教学学分合计 87 38 125 100% 实践
教学 单独开设的实验课及实践课 8 0 8 4.9% 此处比例为各实践教学模块学分占总学分比例 实习 4 0 4 2.45 训练 1 0 1 0.61% 讲座 2 0 2 1.23% 课程设计 5 0 5 3.1% 毕业设计 13 0 13 7.98% 创新、社会实践 5 0 5 3.1% 小计 38 0 38 23.31% 总学分 163 将必修课课内实验及上机14学分计入后,总实
践教学学分为52,占总学分比例为32% 八、教学计划
课程体系 知识体系 课程性质 课程
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分配 各学期课程分布及周学时数 总学时数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一 二 三 四 1 2 3 4 5 6 7 8 理
论
教
学 通
识
教
育 人文社会科学类 必修
11
学分(后3年) 340201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48 48 3 3400511 中国近代史纲要 2 32 24 8 2 340601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6 96 64 32 6 2406111 形势与政策 (2) 40 40 √ √ √ √ 选修
2
学分
(4年总要求) 3300512 大学语文 1.5 30 30 √ 3300612 应用写作 1.5 30 30 √ 3321112 普通话概论 1 20 20 √ 3401112 大学生心理卫生 1 20 20 √ √ 3400412 中国文化概论 1 20 20 √ 1200712 科学技术发展史 1 20 20 √ 2030112 美术欣赏 1 20 20 √ 2038112 音乐欣赏 1 20 20 √ 1306012 桥牌 1 20 20 √ 2300012 大学生就业指导1 0.5 10 10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