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四课 科举制创立.ppt

发布:2018-12-28约1.6千字共2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复习: 1、开元之治是哪个皇帝时期的社会景象? 2、唐玄宗时期从哪几方面表现盛世经济的繁荣? 3、唐朝衰亡的标志是什么? * *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 1、隋文帝为什么要废除以前的选官制度? 权贵子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而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任高官。 2、这样的选官制度给不同的人带来了什么变化? 这样的选官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开考试、平等竞争的特征,使处于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能的机会。 总结:科举考试的直接作用是什么? 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朝廷。 科举制的诞生 (1)原因:改变不合理的人才选拔制度 (2)朝代:隋朝 (3)人物:隋文帝、隋炀帝 (4)过程:文帝:分科考试选拔官员 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标 志科举制正式诞生 他们分别为科举制度的完善做了哪些贡献? 唐朝科举制的完善与哪些皇帝有关(关键人物)? 二、科举制的完善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唐太宗 科举考试的最大获益者是谁? 封建最高统治者皇帝 唐太宗为完善科举制采取了什么措施?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武举考试内容: 负重、骑射、步射、马枪等技术 武则天:首创殿试,增加了武举 让参加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的考生们感觉到考试的严格性,使考生们感到非常光荣,觉得自己是“天子门生”,更加忠君爱国。 诗赋 推动文化的繁荣(诗歌)和教育的发展 秀才 贡生(会元) 举人(解元) 进士(状元) 他们谁的成绩好? 应试场面 贡院考场 举子看榜图 捷报 陈子昂 王维 张九龄 王昌龄 岑参 韩 愈 他们都是进士及第 科举制的完善 1.朝代:唐朝 2.人物: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3.过程 (1)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增加考试人数 (进士科第一名称状元) (2)武则天:增设殿试、武举 (3)唐玄宗:丰富考试内容,诗赋成为进士 科主要考试内容 科举制的影响 政治: 教育: 文学: 世界: 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促进唐诗的繁荣。 对世界文明发展产生过一定的 影响。(如新罗、日本) 回忆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枯竭,贫无一寸铁,佘不得,欠不得,虽有近亲远戚,谁敢雪中送炭。 侥幸今朝科举,一二三场内,文章皆合适,中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 ——《儒林外史·范进中举》 国家 社会 个人 出身 才学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科举制度 开放 繁荣 报效 促进 第一次把个人和国家的命运真正的联系起来 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表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明确指出中国古代考试选官制度与英国科举考试制度及现代各国考试制度之间的渊源关系。这说明,中国古代考试选官制度对世界文明发展产生过一定影响。 科举制度 诞生 完善 影响 隋文帝开始分科考试 隋炀帝时设进士科 唐太宗大大扩充国学的规模 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 唐玄宗将诗赋作为考试内容 改善了用人制度 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