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高考2017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模拟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大高考】2017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模拟创新题 新人教版
一、选择题
1.(2016·四川成都二检)下图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某次农村改革前后变化的示意图。这次改革( )
A.巩固了工农联盟 B.废除了土地私有制
C.消灭了地主富农 D.有利于农业机械化
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改革后,贫农和中农社会经济地位大大提升,地主和富农社会经济地位下降,由此可知有利于巩固工农联盟,故A项正确;改革后,还存在地主,说明土地私有制尚未废除,故B项错误;改革后地主C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有利于农业机械化,故D项错误。
答案 A
2.(2016·广东七校联合体高三第二次联考)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的一份报告指出:现在部分干部和农民对集体生产信心不足,以致发展到变相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式家庭作业。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可能出现于( )
A.土地改革以后
B.农业合作化运动时期
C.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D.家庭联产
解析 从材料提供的信息来看,“集体生产”可能指人民公社化运动,当时出现了“变相恢复单干”的“家庭作业”,这是因为20世纪60年代我国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欲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这为一些人“单干”创造了条件,故选C项。
答案 C
3.(2016·云南省第二次高中毕业生统一检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出生率不断变化。其中,195437.97‰,1956年更降至31.90‰,而在1963年和1964年则分别达到43.60‰和39.34‰。材料中出生率增高的原因是( )
A.经济困难后出现补偿性生育
B.“大跃进”运动影响到生育政策
C.人民公社导致人口出生失控
D.农民生活富裕推动生育高潮
解析 在以“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为代表的“左”倾错误的影响下,1959~1961年,中国出现严重经济困难,大量人口因饥饿导致死亡。在“八字方针”的影响下,国民经济有A项。B、C项与题干无关;“农民生活富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答案 A
4.(2016·湖南郴州三模)2008年《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下列对这一决定解读错误的是(
A.发展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变更了中国农村土地所有权
C.是当今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D.促进农业集约化经营和土地经营效益
解析 农村土地流转并非土地所有权划归个人,我国始终实行土地国有制。所以本题选B项。
答案 B
5.(2015·辽宁锦州期末)1993年4月1日起,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精神,取消了粮票和油40年历程的粮票、油票等各种票证就此谢幕,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新时代”是指( )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 B.人民公社化时代
C.计划经济时代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
解析 据材料《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和作为计划经济时代重要标志的“粮票、油票等各种票证就此谢幕”说明从计划经济时代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过渡。
答案 D
6.(2014·北京西城区模拟)“以钢为纲,把树砍光”,这是对20世纪50年代某项经济建设活动的诙谐描述。其主要影响是( )
①自然环境遭受破坏 ②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③民众生活水平下降 ④工业体系初步建立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解析 “以钢为纲,把树砍光”是对“大跃进”运动的诙谐描述,①②③为其消极影响。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7.(2016·辽宁抚顺一模)心态史,是在20世纪西方新史学运动中因年鉴史学的首倡与卓有成效的实践而兴起,并逐渐成长为当今西方史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和研究范式。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宋代婚姻往往以金钱论价:“世俗贪鄙者将娶妇,先问资装之厚薄;将嫁女,先问聘财之多少,商较财,仅同贸易。”
材料二 而倘若一个人有
——《心态史视野下的西欧资本主义文明的兴起》
材料三 (1976年,孙少安因给社员分自留地受到公社批判)一声长叹以后,又迈开两条壮实的长腿走向前去……痛苦,烦恼,迷茫,他的内心像洪水一般泛滥。一切都太苦了,太沉重了,他简直不能再承受生活如此的重压。——《平凡的世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结合所学分析其背景。
(2)结合所学分析,哪些事件有利材料二中新型社会心态的形成。这种心态给西方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三中孙少安痛苦的社会根源是什么?结合所学分析,中国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解除中国农民“孙少安式的重压”?
答案 (1)现象:宋代拜金主义盛行。
背景:商品经济发展;宋代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