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电路及其分析方法.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电容元件 电容元件是一种能够贮存电场能量的元件,是实际电容器的理想化模型。 伏安关系: 符号: 只有电容上的电压变化时,电容两端才有电流。在直流电路中,电容上即使有电压,但i=0,相当于开路,即 电容具有隔直作用。 C称为电容元件的电容,单位是法拉(F)。 电容的储能: t E 稳态 暂态 旧稳态 新稳态 过渡过程 : C 电路处于旧稳态 K R E + _ 开关K闭合 电路处于新稳态 R E + _ “稳态”与 “暂态”的概念: ? 1.9 电路的暂态分析 一、换路定则 换路: 电路状态的改变。如: 1.9.1 换路定则及初始值的确定 1 . 电路接通、断开电源 2 . 电路中电源电压的升高或降低 3 . 电路中元件参数的改变 ………….. 换路定则: 在换路瞬间,电容上的电压、电感中的电流不能突变。 设:t=0 时换路 --- 换路前瞬间 --- 换路后瞬间 则: = ) ( C C u u ) ( = L L i i 必须注意:只有uC 、 iL受换路定则的约束而保持不变,电路中其他电压、电流都可能发生跃变。 二、初始值的确定 求解要点: 初始值:电路中 u、i 在 t=0+时的大小。 1、作出t=0_等效电路,求出电路的初始状态: uc (0-)、 iL(0-) 2、由换路定则,求出初始值: uc (0+)、 iL(0+) 3、画出0+等效电路: 电容用uc (0+)电压源替代 电感用iL (0+)电流源替代 电路其余结构不变 4、求得其它电量的初始值 例1.14:图示电路原处于稳态,t=0时开关S闭合,求初始值uC(0+)、iC(0+)和u(0+)。 解:由于在直流稳态电路中,电感L相当于短路、电容C相当于开路,因此t=0-时电感支路电流和电容两端电压分别为: 在开关S闭合后瞬间,根据换路定则有: 由此可画出开关S闭合后瞬间的等效电路,如图所示。由图得: 小结 1. 换路瞬间, 不能突变。其它电量均可 能突变; 3. 换路瞬间, 电感相当于恒流源, 其值等于 ,电感相当于断路。 2. 换路瞬间, 电容相当于恒压 电容相当于短 源,其值等于 路; 1.零状态响应 所谓 RC 电路的零状态,是指换路前电容元件未储有能量,即 uC(0?) = 0。 在此条件下,由电源激励所产生的电路的响应,称为零状态响应。 2.零输入响应 所谓 RC 电路的零输入,是指无电源激励,输入信号为零。在此条件下,由电容元件的初始状态 uC(0+) 所产生的电路的响应,称为零输入响应。 3.全响应 所谓 RC 电路的全响应,是指电源激励和电容元件的初始状态 uC(0+) 均不为零时电路的响应,也就是零状态响应与零输入响应两者的叠加。 1.9.2 RC电路的暂态分析 (一)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1 U0 + - K 2 R t=0 C 1.9.2 RC电路的暂态分析 零输入响应: 激励为零,由电路初始状态产生的响应。 特征方程 微分方程通解: 由初始条件 确定A: 具有时间的量纲, 称为时间常数。 时间常数决定了 过渡过程的快慢 (二)RC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零状态:换路前电容储能为零, 零状态响应: 初始状态为零,由激励所产生的响应。 特解+通解 由初始条件 可得 其波形如图所示 ic 指数规律衰减到零 ? 越大,充电过程就越长 uc 指数上升到RIS 经典法(通过微分方程求解)步骤: 1. 根据换路后的电路列微分方程 2. 求特解(稳态分量) 3. 求齐次方程的通解(暂态分量) 4. 由电路的初始值确定积分常数 对于复杂一些的电路,可由戴维宁定理将储 能元件以外的电路化简为一个电动势和内阻 串联的简单电路,然后利用经典法的结论。 (三)RC电路的全响应 换路前电容储能不为零, 因为换路后的电路与零状态 响应的电路相同,所以微分方程相同。 因为电路的初始条件不同,通解中的积分常数A不同。 将 代入 得 所以 全响应 零输入响应 零状态响应 (四) 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 根据经典法推导的结果: 可得一阶电路微分方程解的通用表达式: 只适用于一阶线性电路的暂态分析 三要素: 初始值 稳态值 和时间常数 可以是电路中的 任一电压和电流。 初始值 的计算: 步骤: (1) 求换路前的 (2) 根据换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