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的节目 新闻与电视剧.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广播电视的节目新闻和电视剧 2007-11-26 广播电视节目 节目的英文有“程序”和“安排”的含义,有时指编排成套的系列节目(programming),有时指单个的产品(program)。中文泛指单个节目和整个栏目 节目分类的标准:1.根据传送节目的动机分为公共服务与商业经营;2.根据媒介的技术特征分为广播、电视、有线电视;根据习惯的分类 电子媒介的节目特征:1.到达观众的便利性和惯常性;2,接收的低门槛和通俗化;3.播出的连续性和大容量; 4. 内容的实时性和真实感 广播电视文化影响的大众性、日常性和制度化 广播电视节目的类型 一、戏剧节目: 二、滑稽和综艺节目 三、体育节目 四、竞赛节目 五、音乐节目 六、“脱口秀” 七、新闻节目和信息节目 八、公共事务节目 节目编排的技巧和策略 1. 周日固定栏目(Stripping) 2. 周日轮流节目(Checkerboarding) 3. 跨越(Bridging) 4. 团块编排(Block Programming) 5. 提携、抬起(Hammocking) 6. 领路节目(Lead-ins) 7. 反向编排(Counterprogramming) 8. 双模式编排(Bimodal Programming) 本课内容 第四组(小组演讲) 中国广播电视的新闻节目 中国广播电视的戏剧节目 讨论:当今中国和世界的广播电视节目 小组演讲 题目:“?” (时间10分钟) 第四小组(小组)介绍制作过程(时间10分钟) 师生评议(时间10-15分钟) 中国广播新闻的黄金时代 声音洪亮的国家传声筒。两大名牌: 《首都报纸摘要》(《报摘》)于1950年4月10日开播,1955年4月更名为《中央报纸摘要》,7月又更名为《新闻和报纸摘要》,延续至今 《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联播》)创办于1951年5月1日,政治影响力曾首屈一指:它是党和政府发布重要国事新闻的首发渠道。1956年10月,广播事业局规定全国各地广播电台必须转播《联播》和《报摘》。从1987年起,《联播》节目从延续多年的20时提前到18时30分。1993年更名为《全国新闻联播》。 “早听响,晚看像”。 中央领导人对重要宣传内容常常批示:“今晚广播,明日见报”。“九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 电视的“新闻纪录片时代”: 《新闻简报》:第一个电视新闻节目是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反映干部下放劳动的纪录影片《到农村去》。《新闻简报》和长短纪录片长期支撑着电视台的新闻节目来源 口播《简明新闻》的稿件起初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提供 实况转播国庆游行、人大政协会议 电视新闻纪录片。黑白颜色,使用16毫米胶片,在构图、采光、剪接和配乐方面尽量向电影靠拢。摆布和补拍是常常采用的方法 对外开放的对象从东方(社会主义阵营)到西方 改革开放时代的广播电视 电视新闻鸟枪换炮:1978年元旦《新闻联播》正式开办。中央电视台开始使用电子新闻采访设备(ENG)。1980年5月1日,采用卫星传送材料的《国际新闻》栏目并入《新闻联播》。1981年7月1日,《新闻联播》改进编排,将国内新闻片、国内口播新闻、国际新闻录像以及国际口播新闻混合编排,取消了新闻配乐,开始突破“新闻纪录影片”的窠臼 广播电视评论:1979年播出“王府井停车场小轿车”的电视批评报道,1980年开办了新闻述评类的专题栏目《观察与思考》。广播新闻述评栏目《新闻纵横》则是1994年10月1日才诞生。1987年十三大的实况转播,广播先于电视 新的时代,经济尝试 市场经济的时代:1986年12月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开播。1987年2月起中央电视台第二套全国节目向全国播出,骨干是《综合信息节目》,1989年12月18日,改为《经济半小时》。1992年8月31日扩大为《经济信息联播》板块,邓小平几乎一天不落地收看,并说《经济信息联播》内容丰富,节奏明快,信息量大 1991年3月15日,中央电视台经济部首次开办现场直播的《经济半小时》特别节目“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消费者之友专题晚会” 虽然电视剧从80年代就开始商业化了,但新闻的改制是在90年代新一轮的市场经济高潮中 舆论反映与舆论监督 1993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开办了晨间新闻杂志节目《东方时空》,灵活的经济运作机制,包括用工制度。其中的《焦点时刻》是一个新闻评论性的版块 1994年4月1日,创办《焦点访谈》:“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1998年是高潮。朱镕基题词“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他还说:“我也接受你们的监督”。 1996年的《新闻调查》和《实话实说》深化和扩展了新闻评论的天地 一只猫的非常死亡 题目?非常?非正常? 以客观性的标准衡量,报道者的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