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1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ppt

发布:2017-04-18约1.05千字共4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教学目的与要求:;第一节;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第二节;一、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1.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2.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理论条件 ;3.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实践基础 ;二、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过程及其特点; (一)萌芽阶段: 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国民革命时期。 (1921.7-1927.7); (二)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 1、形成阶段: 土地革命前中期。(1927.7-1935.1) 2、代表著作: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928.10) 《井冈山的斗争》 (1928.11)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930.1) 《反对本本主义》 (1930.5) ?3、理论成果: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创立。; ; ;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与主要内容;1、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四、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毛泽东同志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接着,他又从中国实际出发,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江泽民《在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宝库和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永远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行动指南。;第三节;一、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 ;(一)邓小平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正负电子对撞机;(二) 邓小平理论产生的;;“ 文 化 大 革 命 ”;实践基础和现实依据;(四) 邓小平理论产生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第四节;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 ;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第五节;一、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 ;二、科学发展观的??学内涵与基本特征 ;三、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 ;思考题: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