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20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教学目的:
1.了解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及发展过程,认识不同时期党的领导人对思想路线的贡献;
2.把握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3.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科学内涵及相互关系;
4.深刻认识“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所在;
5.理解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不断与时俱进、进行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重点与难点: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重点)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和确立的重要意义(重点)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精髓(难点)
;章节目录;;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正确的思想路线形成和确立有一个过程。毛泽东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作出了重要贡献。;1929年12月28日召开的红四军第九次党代会,通过了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毛泽东负责起草决议,在会议中毛泽东作了《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的政治报告,系统总结了红四军党内存在的八个方面的思想问题,并指出了存在的根源和纠正的方法。
毛泽东提出思想路线问题的历史背景?;在江西革命根据地领导武装斗争的时候,鉴于红四军绝大部分成分来自于农民甚至旧军队,军队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非无产阶级思想,由于思想的混乱,难于统一指挥部队,部队的作战力也很弱,对于执行党的正确路线,妨碍很大。红四军中存在以下几方面的思想路线问题:
第一.单纯军事观点;
第二.关于极端民主化和绝对平均主义;
第三.关于非组织观点;
第四. 关于个人主义;
第五.关于流寇思想;
第六.盲动主义残余;
第七.关于主观主义。;;1937年毛泽东在《实践论》、《矛盾论》等著作
中对党的思想路线作了系统的哲学论证。 ;实事求是的科学定义;背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
命的教训; “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占据主导地位。
;;1、邓小平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2)倡导和支持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3)实现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 1980年2月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和
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
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
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
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78页;2、思想路线的丰富与发展 ;;;1、一切从实际出发;2、理论联系实际;3.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4.实事求是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课堂思考题:;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其精髓都是实事求是。
一方面,正是由于把握和运用了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和发展,才有了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
另一方面,这个精髓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的
科学内涵与辩证关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的科学内涵;新时期以来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 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指出,全党要“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
精神状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
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在新的历史条
件下,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和魄力,立足时代要
求和根据实践发展变化的实际,弘扬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创造性地贯彻党的思想路线、基本纲领和各项方针政策。 ;;理论创新和一切工作创新都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真,务坚持长期艰苦奋斗之实;求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真,务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之实;求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之真,务发展最广大人民利益之实;求共产党执政规律之真,务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之实。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的
辩证关系;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条件;
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本质和基础;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统一于社会实践中,统一于与时俱进之中;
要做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必须在工作中求真务实。
;;;在理论创新上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和思想方法 ;;1.近代中国为什么会发生以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为主要目标的民族民主革命?
2.为什么旧式民主主义革命会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两者之间有何区别?
3.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