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程序设计》课程标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Java程序设计》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 0210033 课程类别 必修 课程类型 理论+实践 课程性质 能力拓展课 课程学分 3 课程学时 60 修读学期 第2或3学期 核心课程 否 合作开发企业 福建国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执笔人 于洁、张骋(国通产品总监) 审核人 陈琳 1.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网络技术与信息处理专业和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必修课程。学生经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能力。本课程与前修课程《计算机操作基础》、《程序设计基础》相衔接,共同培养计算机操作技能;与后续课程《Java WEB应用设计》、《Java ME手机应用开发》相衔接,共同培养程序设计能力和软件开发能力。
2.课程目标
2.1知识目标
(1)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本概念、理解和掌握类及对象的基本构成和实现方法,
(2)掌握继承、接口和异常处理的方法;
(3)掌握图形界面的设计方法及事件处理的方法;
(4)掌握多线程的概念并学会简单的多线程应用程序编写;
(5)了解数据流的概念,并能实现基本的文件读写过程和程序实现;
(6)了解数据库应用程序的基本构成,并能够编写一般的数据库访问操作程序。
2.2能力目标
2.2.1专业能力:
(1) 熟练掌握Java开发工具,掌握面向对象程序的基本结构,能够完成基本类的设计和应用。
(2) 掌握程序设计的基础:基本的数据类型,运算符、表达式和语句。
(3) 掌握程序设计的结构、设计方法。
(4) 掌握数组和字符串的使用。
(5) 掌握继承的概念、能够正确地实现继承。
(6) 能够准确地理解接口,掌握接口的设计和实现方法。
(7) 理解异常处理的概念,能够准确地应用异常的处理方法,处理不同类型的异常。
(8) 掌握集合类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9) 掌握图形界面的设计方法,掌握不同组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掌握布局的设计方法。
(10) 理解事件及事件处理的过程,掌握事件接口的选择及接口实现的方法,掌握主要的事件的处理技巧。
(11) 掌握数据库应用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实现数据库的访问操作。
2.2.2社会能力:
(1) 具有良好的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 具有较好的信息检索能力;
(3)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
(4) 具有很好的与人沟通和交流的能力。
2.2.3方法能力:
(1) 建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和基本方法;
(2) 具备一定的程序逻辑能力,程序模仿能力,程序设计的思维方法和能力;
(3) 能够对于给定问题进行基本的分析,并能够对事物进行抽象,创建基本的类,并通过程序代码予以实现;
(4) 掌握Java基本的应用程序的设计和调试方法。
(5) 能够对现实进行抽象,建立基本的类,掌握基本的算法技能;
(6) 能够使用不同的方式解决一些比较困难的问题。
3.教学内容及教学设计
学习情境描述、内容排序及学时分配见下表:
情境(项目/任务/案例)名称 情境(项目/任务/案例)描述 参考学时 Java基础知识学习 掌握Java开发和运行环境搭建和使用
掌握Java程序的基本结构和设计方法
掌握Java程序编写和调试方法 12 面向对象技术学习 正确理解类和对象,理解类的继承方法,能够正确理解接口和异常。 12 多线程文件技术学习 掌握多线程的概念并学会简单的多线程应用程序编写;
了解数据流的概念,并能实现基本的文件读写过程和程序实现; 12 图形界面技术学习 掌握图形界面的设计、正确应用布局及组件的设计、能够正确处理常用的事件。 12 数据库连接技术学习 学会对数据库的程序连接,掌握SQL命令的使用方法,掌握数据库访问的方法。 12 合 计 60 学习情境(项目/任务/案例)设计
学习情境(项目/任务/案例)1.Java基础知识学习 参考学时 12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Java的基本数据类型,算术运算符、关系运算符、逻辑运算符和运算优先级的用法
掌握表达式的概念及的用法
理解数组的概念及使用
掌握程序的控制结构:顺序、分支、循环。
掌握数组和字符串的使用。 专业能力目标 掌握Java开发和运行环境搭建和使用
掌握Java程序的基本结构和设计方法
掌握Java程序编写和调试方法 方法能力目标 学习能力 社会能力目标 团队合作能力 学习单元 学习内容(工作任务、载体) 学时
安排 教学方法建议 1.1 概述 2 理论实践一体化 1.2 基本数据类型、运算符 2 理论实践一体化 1.3 程序的控制结构 4 理论实践一体化 1.4 数组的概念及使用 4 理论实践一体化 媒体 学生的基础 教师的能力 JDK 程序设计基础 软件开发能力
学习情境(项目/任务/案例)2.面向对象技术学习 参考学时 12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建立
显示全部